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屈公病全球肆虐 如何預防、哪些國家有疫情一次看懂

2025/8/5 16:01(8/5 21:0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左為埃及斑蚊,右為白線斑蚊。(圖取自疾管署網頁cdc.gov.tw)
左為埃及斑蚊,右為白線斑蚊。(圖取自疾管署網頁cdc.gov.tw)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網站5日電)中國廣東省屈公病疫情爆發,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8月5日將當地旅遊疫情建議由第1級「注意」,提升為第2級「警示」;此外,世界衛生組織在7月22日提到,2025年全球已累計逾25萬例病例,各國應提高警覺防範。屈公病是什麼?與登革熱有什麼不同?哪些國家疫情嚴峻?又該如何預防?中央社帶你快速了解。

屈公病是什麼?

屈公病是經由病媒蚊叮咬而傳播的傳染病,主要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不會人傳人。病患在發病前2天至發病後5天遭病媒蚊吸取血液,病毒會在蚊子體內繁殖,2至9天後具有傳播病毒能力;當牠再叮咬其他健康的人時,就會使屈公病毒傳播。

患者被病媒蚊叮咬後4至8天會發病,出現包含發燒、關節疼痛或關節炎、頭痛及噁心嘔吐等症狀,其中關節疼痛大多出現在手腕及腳踝。大多數患者可在10日內康復,少部分患者的關節痛將持續數個月至數年。

屈公病命名由來

屈公病Chikungunya是非洲土著語言「痛得將身體彎起來」的意思,出自患者常見症狀。

屈公病與登革熱有什麼不同?

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除了傳播屈公病外,同樣是登革熱及茲卡病毒的病媒蚊。相比於登革熱,屈公病的重症機率較低,也較少出現死亡案例。若是先後感染不同型別之登革病毒,有更高機率導致較嚴重的症狀,如果沒有及時就醫或治療,死亡率可以高達20%以上。

典型的登革熱不會長期反覆出現關節疼痛。此外,屈公病患者也可能出現持續數週的倦怠感。

(圖取自疾管署網頁cdc.gov.tw)
(圖取自疾管署網頁cdc.gov.tw)

屈公病疫情出現在哪些國家?

疾管署統計今年至8月5日,台灣共有16例確診屈公病病例,皆為境外移入,印尼有13例、菲律賓2例、斯里蘭卡1例。另外,根據歐盟疾病預防暨控制中心報告,今年累計至7月已有16個國家曾通報屈公病。

屈公病疫情目前以美洲最為嚴峻,至今年7月巴西逾18萬例最多、玻利維亞4721例次之,在亞洲部分,印度今年已逾3萬例病例,而中國廣東省近期疫情升高,且以佛山市最嚴峻,目前已通報近7000例;非洲肯亞至今也有超過600例病例。

疾管署已針對中國廣東省、巴西及法屬留尼旺島發布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為第二級「警示」,並對菲律賓、印尼、印度、斯里蘭卡、阿根廷、玻利維亞及肯亞發布第一級「注意」。

屈公病怎麼預防?出國該注意什麼?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進入流行屈公病的國家或疫區,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政府主管機關核可含有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的防蚊藥劑,以防止遭到病媒蚊叮咬;疾管署建議,若有防曬需求可先塗抹防曬乳,間隔15分鐘後再使用防蚊液。

若自疫區返國後,出現發燒、關節疼痛等典型屈公病症狀,就醫時應告知醫師旅遊史。一旦確診為屈公病,發病期間須待在蚊帳內或室內,以免遭蚊蟲叮咬造成進一步傳染。(編輯:楊子瑩)1140805

(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提供)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登革熱與屈公病並行蔓延 孟加拉陷公衛危機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