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28歲糖尿病女罹腎病變 醫籲定期回診、早篩檢

2025/8/30 11:49(8/30 12:0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阮綜合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林正浩(圖)提醒,年輕型糖尿病不只罹患得早,惡化程度往往也更快,患者不要仗勢年輕,忽略糖尿病的長期危害,導致飲食和藥物配合上鬆懈、不遵從醫囑。(阮綜合醫院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巧璉傳真  114年8月30日
阮綜合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林正浩(圖)提醒,年輕型糖尿病不只罹患得早,惡化程度往往也更快,患者不要仗勢年輕,忽略糖尿病的長期危害,導致飲食和藥物配合上鬆懈、不遵從醫囑。(阮綜合醫院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巧璉傳真 114年8月30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巧璉高雄30日電)高雄28歲糖尿病友高姓女子近期體重稍增、雙腿水腫,且出現「泡泡尿」,經診斷罹患「免疫球蛋白A型腎病變」合併「糖尿病腎病變」,醫師提醒,若不提早發現恐造成腎衰竭,危及生命。

阮綜合醫院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糖尿病早已經不是中老年人專利,近年臨床發現,40歲前發病的糖尿病患者有明顯增多趨勢,國內外調查研究也證實,早發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良的情況下,導致腎臟、心臟及眼睛等病變及併發症的進程比中老年型糖尿病患者更加快速。

28歲高姓女子近日至阮綜合醫院就診,高女有糖尿病家族史,22歲就罹患糖尿病,她長期上大夜班,近期體重稍增,常感覺倦怠、疲勞,還有雙腿水腫、「泡泡尿」等狀況。

阮綜合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林正浩表示,高女就診時臉色灰黑,經血液尿液檢查及腎臟切片報告確診「免疫球蛋白A型腎病變」合併「糖尿病腎病變」,顯然她在壓力與未按醫囑規律吃藥下,對腎臟造成損害的進程速度比一般快得多。

林正浩表示,另有一名患者也是28歲女性、家中也有糖尿病家族史,這名患者在未成年就確診糖尿病,近期因為情緒困擾以致飲食無節制,不但血糖失控又忽視門診追蹤,在高血壓、嚴重水腫、啤酒尿情況下就醫檢查,最後也必須洗腎。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林正浩說,糖尿病腎病變是尿毒症主要原因,當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良導致全身血管產生病變,腎臟微血管也受到傷害使腎臟功能受損惡化,一旦與微白蛋白尿症狀合併,就會變成糖尿病腎病變,未及時積極治療、洗腎,將轉變成危及生命的腎衰竭。

林正浩提醒,年輕型糖尿病不只罹患得早,惡化程度往往也更快,患者不要仗勢年輕,忽略糖尿病的長期危害,導致飲食和藥物配合上鬆懈、不遵從醫囑。目前政府已將糖尿病免費健檢年齡放寬至30歲,年輕人若有家族史或肥胖等危險因子,更應主動進行篩檢。(編輯:謝雅竹)114083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