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增2例 疾管署示警開學後疫情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日電)衛福部疾管署今天公布,新增出生5天大及10天大的2名男嬰,染腸病毒伊科11型病毒併發重症個案;而部分縣市腸病毒就診人次已超過流行閾值8成,須注意開學後疫情變化。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今天在例行疫報指出,監測資料顯示,今年累計15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7例死亡,為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累計12例,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其中6例死亡。
針對近期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李佳琳說,8月24日至30日門急診就診計7534人次,與前週相當;不過,桃園市、台東縣就診人次已逼近該縣市流行閾值的8成。近4週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伊科病毒11型及克沙奇A6型。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指出,本週各級學校開學,往年開學後就診人次會上升,因此請家長、學校注意學校腸病毒防治措施,降低傳播風險;新生兒腸病毒部分,雖然伊科病毒11型檢出數量有下降趨勢,4歲以下腸病毒健保急門診就診人次也降了4%,但持續有重症個案,提醒家長保持警戒。
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新增的2例重症中,中部5天大男嬰沒有先天病史,8月中旬出生,2天後因為母親出現發燒症狀,轉到中重度病房觀察,3天後個案活動力下降,且餵食中出現發紺、缺氧狀況,抽血檢驗發現肝指數上升、血小板減少、凝血功能異常,於加護病房治療,經檢驗確診為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
林詠青指出,個案經住院治療後病況穩定,已於8月下旬出院,總共住院2週。疫調發現,除案母生產後發燒外,其他同住接觸者在案母生產前1週也有發燒、上呼吸道症狀,無法排除案母在出現症狀前就已傳染給新生兒。
另1名為中部10天大男嬰,林詠青表示,男嬰有早產狀況,8月中旬出生後入住加護病房照護,10天大的時候開始出現發燒,抽血檢驗也出現肝指數上升、血小板減少、凝血功能異常,同時活動力下降、疑似敗血症,同樣經通報檢驗確診為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
林詠青指出,此個案還在加護病房治療,住院已3週;個案母親、同住家人都沒有疑似症狀,無法確認感染途徑,但成人感染腸病毒症狀不明顯,不排除為症狀輕微或無症狀感染者傳染。(編輯:吳素柔)1140902

-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增2例 疾管署示警開學後疫情2025/09/02 16:15
- 2025/08/28 15:55
- 2025/08/19 17:2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