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斑蚊北移至雲林北港 政府籲落實巡倒清刷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曾以寧台北3日電)根據最新研究報告,埃及斑蚊原以嘉義以南為主要立足範圍,但去年起已在雲林北港擴散,顯示有北移跡象。衛福部、環境部皆呼籲清除孳生源是預防病媒蚊傳播疾病最重要的方式,落實「巡倒清刷」。
由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委托國家衛生研究院進行「113年氣候變遷調適-病媒蚊變遷與推估計畫」發現,去年已在雲林北港發現其拓殖的蹤跡,顯示已有向北擴展的跡象。
計畫主持人、國衛院專案技術助研究員黃旌集博士表示,台灣埃及斑蚊蚊卵發育的臨界低溫是攝氏13.4度,根據中央氣象署觀測資料,去年12月1日至今年3月31日北港測站有28天出現13度以下低溫,共262小時,最長連續低溫20小時,意即北港鎮戶外的埃及斑蚊可能死亡,不過戶內仍有可能存活。
另外,報告指出,板橋車站與新烏日車站容易發生埃及斑蚊隨北上列車移動至北部的事件,推論交通樞紐也是需要定期監測的高風險場所。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蚊媒疾病風險與氣候變遷和極端天氣事件都有關,但主要還是與是否落實「巡倒清刷」等人為因素有關;中央與地方政府將持續監測病媒蚊分布與相關指數變化,採取必要防治措施。
今年蚊媒病疫情風險部分,曾淑慧說明,今年登革熱及屈公病境外移入,分別為近6年同期次高及最高,加上颱風、豪雨與風災頻仍,整體疫情風險較往年高,將持續審慎監測疫情變化。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告訴中央社記者,包含登革熱和屈公病都是由蚊子傳播,主要病媒蚊為白線斑蚊和埃及斑蚊;由於埃及斑蚊的棲息習性與白線斑蚊不同,埃及斑蚊可能會躲藏在室內,因此防治工作不可僅限於戶外,室內的孳生源清除和衛教也需特別加強。
蔡玲儀提到,由於現在強調氣候調適,未來也會跨部會討論如何運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情境,針對病媒蚊進行更深入的推估與調查。(編輯:李亨山)1140903
- 2025/09/07 20:46
- 埃及斑蚊北移至雲林北港 政府籲落實巡倒清刷2025/09/03 10:35
- 2025/09/03 10:27
- 2025/08/26 18:0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