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國衛院分析34國新冠防疫 初期嚴格防控降超額死亡

2025/10/2 13:03(10/2 13:1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國衛院團隊分析34國家在2020到2022年間面對COVID-19疫情的防疫策略,與該國超額死亡情況,研究成果登上國際知名公共衛生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並獲美國公衛學會選為精選文章。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4年10月2日
國衛院團隊分析34國家在2020到2022年間面對COVID-19疫情的防疫策略,與該國超額死亡情況,研究成果登上國際知名公共衛生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並獲美國公衛學會選為精選文章。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4年10月2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日電)國衛院團隊分析,34個國家在2020到2022年間的COVID-19疫情防疫策略,與該國超額死亡表現,發現疫情初期政府採取嚴格防控措施至關重要,成果登上國際知名公衛期刊。

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陳為堅今天在研究成果發表記者會表示,這項研究罕見的統整分析34個國家在3年間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防疫表現,成果已刊登於國際知名公共衛生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並獲美國公衛學會選為精選文章,將列入美國醫療與健康相關專業人士的職能教育課程,顯示此研究重要性。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邱弘毅說明,超額死亡是指在特定時期內,實際死亡人數與近年來平均死亡人數的差異,能有效避免各國醫療量能等基礎建設所造成的差異,且除COVID-19直接致死個案,也涵蓋因醫療系統過載、延遲就醫或其他間接因素導致的死亡,能更全面反映疫情對社會的危害。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鄒小蕙表示,本次研究是以國衛院與防疫專家2022年在國際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發表的「防疫指標」,與34個國家在3年間的超額死亡進行對照,了解防疫表現理想、穩健或普通,對於超額死亡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34國的平均超額死亡率,在2020、2021、2022年分別為9%、14%、11%;其中,防疫指標分數高的國家,相較於防疫指標分數低的國家,在2020年及2021年超額死亡率,分別顯著降低5.7%和12.9%(亦即每千人中減少死亡57人和129人)。研究結果也顯示,疫情初期政府果斷採取嚴格防控措施,能帶來長期益處,有效降低傳播與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紐西蘭、日本、丹麥及澳洲的3年平均值皆低於5%,超額死亡率相對較低。鄒小蕙分析,紐西蘭、澳洲和台灣在初期防疫,都採取嚴格手段防控,結果對整體3年防疫表現有加分,顯示疫情初期政府果斷採取嚴格防控措施,能帶來長期益處。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研究結果也顯示,高收入國家在超額死亡控制上普遍表現較佳,顯示財政資源充足能帶來較完善的防疫支援,強健的醫療保健系統與超額死亡率下降息息相關;且從嚴格防疫措施逐步轉向「與病毒共存」,必須要有高疫苗覆蓋率的前提。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國內在疫後已從3方向加強防疫韌性,包含在台大醫院、台北榮總、成大醫院開辦「特殊病原科技照護示範中心」,以利未來應對新興傳染病;強化傳染病防治醫療網,確保隔離醫院、核心醫院與重點照護醫院感染管制量能;以「國家防疫一體聯合行動計畫」,加強跨部門合作。(編輯:吳素柔)114100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