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穩定溢流 流向、與馬太鞍溪差異一次看懂
2025/10/19 14:29(10/19 18:10 更新)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19日電)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目前入、出水平衡,溢流穩定。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今天說,由於壩體多是大理石、花崗岩等,比較不會有像馬太鞍溪堰塞湖夾帶大量土石泥流的問題。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附近邊坡崩塌,在立霧溪上游形成堰塞湖,湖水從靳珩隧道西洞口進入,從靳珩隧道東洞口流出,漫過魯丹橋護欄形成一道水簾排入魯丹溪,再匯入立霧溪。
黃群策今天接受媒體聯訪指出,燕子口堰塞湖減災部分,目前已請專家規劃使用機具前進到壩體上方,未來採取降挖的方式,調派機具從明隧道通往舊台8線,但受颱風影響,山區會有局部大雨,使得舊台8線的路基不穩,機具上去具相當風險,減災工程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
黃群策說,燕子口堰塞湖壩體多是大理石、花崗岩等,比較不會有跟馬太鞍溪堰塞湖夾帶大量土石泥流的問題。

另外,氣象署今天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的記者會中表示,因東北季風增強以後,再加上颱風外圍環流的共伴效應,北花蓮山區、燕子口預估24小時累積雨量大約150毫米,平地約有100毫米,明天平地24小時累積雨量估計接近200毫米,山區逼近250毫米,達到大雨、甚至局部地區會有豪雨的狀態。
氣象署表示,21日預估平地還是維持至少200毫米的24小時累積雨量,可是山區的雨量會更多,可能會達到250到340毫米,逼近大豪雨的程度。
氣象署特別提醒,目前北花蓮的雨量比南花蓮多,燕子口一帶要特別注意,呼籲民眾不要靠近立霧溪下游河道。(編輯:黃名璽)1141019



延伸閱讀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壩頂緩慢出水 下游居民短暫返家取物花蓮立霧溪堰塞湖水位距壩頂不到5公尺 林業署估短期可能溢流潰決花蓮立霧溪堰塞湖漫淹路面 出動怪手嘗試開挖引流立霧溪堰塞湖可降挖引流 農業部揭與馬太鞍溪差異- 2025/10/19 19:40
- 2025/10/19 19:22
-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穩定溢流 流向、與馬太鞍溪差異一次看懂2025/10/19 14:29
- 2025/10/19 09:36
- 2025/10/18 19:3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壩頂緩慢出水 下游居民短暫返家取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