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灣疑現非洲豬瘟 衛福部將嚴查東南亞、中國食品

2025/10/22 18:24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2日電)台中出現疑似非洲豬瘟案例,衛福部說,持續把關市場流通安全,若業者刻意使用病、斃死豬肉,最重開罰2億元以下;而中國及東南亞國家傳入非洲豬瘟風險高,將加強查緝其食品。

台灣多年來在非洲豬瘟防疫有成,今年更被正式認證為亞洲唯一「三大豬病非疫區」國家,今天卻爆出台中市一處養豬場死亡豬隻,驗出非洲豬瘟核酸陽性反應。農業部表示,依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規定,須病毒株分離才能確認,先嚴陣以待,防疫情擴散。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在9月26日曾表示,查獲違規攜帶含豬肉產品遭裁罰的件數,2年多來下降近8成;不過,中國及東南亞國家傳入非洲豬瘟風險仍高,尤其中秋節前後是高峰。

對於非洲豬瘟恐現蹤,台灣引發食安疑慮,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傍晚透過新聞稿強調,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通傳染病,不會感染人類。依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資料,非洲豬瘟病毒不耐高溫,加熱攝氏56℃70分鐘、60℃20分鐘後不活化,或加熱70℃立即不活化。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告訴媒體,國內屠宰場均設有駐場獸醫師,於屠宰前後逐隻檢查,肉品出場前均經屠宰檢驗合格;食藥署則嚴格把關食品衛生與市場流通安全,提醒民眾不要食用來路不明肉品,只要購買來源清楚、符合規定的市售豬肉,品質安全可靠,可放心食用。

他強調,食藥署即起會配合跨部會持續稽查,除確保肉品加工廠等來源符合規定外,也會著重在專賣東南亞、中國食品的場所,加強查緝食物來源,因為這些國家都是疫區;所幸食藥署過去1年來,在海關的防堵、後市場的檢驗,目前都沒有發現不合格食品。

食藥署提醒,若食品業者刻意使用病、斃死豬肉,該等肉品本質上即屬變質物品,不得供為食品原料使用。如以該等物品作為食品原料,屬於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1項第1款所稱之「變質」或腐敗者,得依同法第44條,處新台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

此外,情節重大者,並得命其歇業、停業一定期間、廢止其公司、商業、工廠之全部或部分登記事項,或食品業者之登錄;經廢止登錄者,1年內不得再申請重新登錄。

食藥署為防範非法豬肉流入食品供應鏈,也持續督導地方政府衛生局稽查市售食品肉品之來源,現場無法提供國內屠宰證明、輸入進口報單等肉品來源單據者,均由所轄衛生局依法辦理。(編輯:吳素柔)114102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八方雲集研擬雞肉鍋貼 乾杯豬五花溯源後恢復供應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