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1年申請免查驗輸入3002份食品 衛福部允檢討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30日電)國民黨立委廖偉翔、民進黨立委林淑芬今天質疑,有人1年中以個人自用名義申請免查驗輸入3002份食品,恐成防疫破口。衛福部長石崇良允諾1個月內重新檢討漏洞、年底提出修法。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邀請衛生福利部部長、農業部、財政部、交通部、經濟部、數位發展部、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就「如何精進海外小型包裹夾帶肉品之查緝與防堵,持續強化阻絕疫情於國門,同時優化國內後續對於非洲豬瘟防疫」提出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廖偉翔質詢表示,根據審計部資料,雖然中國大陸食品未經核准不得輸台,但是仍有很多外國地區食品,以個人自用名義輸入,雖然沒有申請邊境查驗,卻可能實際作為販售用途。
廖偉翔指出,例如2023年就有超過70萬人用這種方式進口食品,2024年申請免查驗輸入食品項次前10名,報單數就達58到3002份,每日進口量也遠超過每日合理攝取量。他質疑這樣是否就喪失對邊境有效的控制,進貨來源也難以回溯。
對於個人名義輸入,石崇良說,目前有個人自用包裹6公斤以下、1000美元以下可免食品輸入申請的規定,但仍堅守邊境檢查,不能有夾雜違規物品;也將研議,未來能否勾稽,對於高頻率輸入者精準查驗。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長姜至剛說,這項規定是在2019年4月公告,隔年7月發現有異常,後市場稽查也發現不少零食是以個人名義進來後行銷售之實;當時就擬修改規定中的每日總額,只收到1個贊成意見、反對意見有196個,因此才延緩。這次是很好的契機,勾稽嚴重不合常理的個人輸入。
林淑芬表示,審計部在今年7月總決算報告中就指出,中國大陸貨品需要經過經濟部公告、專案准許才能輸入,但仍有很多中國麻辣花生、螺螄粉等非屬核准的食品在坊間流通。2023、2024年間,國內查獲的違規只有71案,多是夜市等實體通路查獲,網路平台也只有1案,與上網就能買到的實際情況不符。
開放1000美元以下、6公斤以下可免申請查驗後,林淑芬指出,其中申報最多者,1年內有294天都申報、共申請了3002批次,質疑有商人以自用之名行商業販售之實,還有個人攜帶的「跑單幫」也帶入中國製食品,政府稽查力道卻微不足道,造成商品流入市面造成破口,「開了一個門,東西都進來,卻沒有人在管理」。
姜至剛表示,針對這個第1名的輸入者,在9月已裁罰2次。電商方面,因國內目前沒有電子商務法,因此研議修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對平台業者課予義務,不過目前尚未送到行政院。
石崇良說,1個月內會重新檢討漏洞,該提出的修法,年底前會提出。(編輯:管中維)114103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