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憂精神病友服務因財劃法修法斷鏈 籲地方共責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31日電)擔憂財劃法修法引發精神病友服務斷鏈,康復之友聯盟、身心障礙聯盟今天舉行記者會,提強化地方責任等3訴求,呼籲「中央保障、地方共責」,避免服務因財政動盪中斷。
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長陳柏熹回應表示,相關制度可分為一般性及計畫性,其中計畫性補助原由中央全額支出,明年度受修法影響,都將改為一般性補助;不過,今年正處過渡期,有些地方未編列相關預算,因此造成有些團體認為沒辦法繼續做。
陳柏熹表示,近期將發文函示地方衛生局編列預算,也將持續關注確保方案不會中斷;若地方真有困難,中央仍會協助。待民國116年度制度較穩定後,計畫一開始就會直接公布地方自籌比例。
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等團體,及民進黨立法委員劉建國、林月琴共同舉行記者會,盼確保精神病友社區支持服務永續性。
劉建國指出,全國目前有超過42個由民間團體承辦的「精神病友多元社區生活方案」,是社會安全網一環,也是協助精神康復者在社區穩定復元的重要支撐。然而因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所引發的經費爭議,這些服務據點經費恐在今年底後斷炊,甚至有地方政府預告要終止服務。
障盟秘書長洪心平說明,這是因過去心健司大多採取「中央全額補助」,反而導致地方將其視為「中央專案」,缺乏編列預算的動力。
「社區支持服務絕非可有可無的專案。」康盟秘書長張朝翔表示,它是幫助康復者脫離「住院—發病—再住院」惡性循環、真正回歸社區生活的關鍵,若服務中斷,將是對康復者復元之路的嚴重威脅。
林月琴呼籲,第1,衛福部應發函地方政府,釐清並督導其依法對自籌項目提出合理評估,補足資源缺口;第2,並以配套轉型措施,確保績效優良的服務團體在明年服務經費與品質不變。
第3,林玉琴指出,心健司應修訂補助要點,明確規定地方政府須自籌經費,建立「財力分級」機制;如財力好的縣市須自籌40%,才能申請中央補助,迫使地方將此服務納入年度必要預算,而非視為可有可無的專案。(編輯:管中維)1141031
- 民團憂精神病友服務因財劃法修法斷鏈 籲地方共責2025/10/31 19:14
- 2025/10/29 15:52
- 2025/10/29 12:5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