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揭細胞纖毛結合機制 提供治療新方向
2025/11/5 10:29(11/5 11:01 更新)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5日電)陽明交大團隊研究發現,初級纖毛就像細胞的雷達,與纖毛生成密切相關的兩種蛋白,可透過特殊的生化現象「液-液相分離」結合,為纖毛症治療提供新方向。
陽明交通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初級纖毛就像細胞的雷達,一旦受損,細胞將無法感知外界訊號,可能引發小腦症等遺傳性發育疾病;科學家早已知道,纖毛的生成需依賴細胞內特定結構與蛋白質,但長久以來,卻不清楚為何某些蛋白會彼此結合並啟動生成程序。
陽明交大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王琬菁與黃介嶸領導的研究團隊,透過人類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發現與纖毛生成密切相關的TTBK2與 CEP164 兩種蛋白,是透過特殊的生化現象「液-液相分離」,形成如滴液般可融合的液態凝聚體,彼此結合在一起。
這項發現顛覆多數蛋白之間的結合仰賴精準立體結構互補,猶如鑰匙插入鎖孔的觀點;TTBK2與CEP164在沒有固定結構的區段中,能透過靜電作用彼此凝聚,形成像液滴一樣的凝聚體,創造出纖毛生長的條件。
黃介嶸說明,「液-液相分離」是近年才廣受關注的現象,因為科學家意識到,蛋白質缺乏結構的區域,仍能藉由這種方式結合,顛覆過去認為只有有結構區段才能結合的傳統觀念。
王琬菁表示,纖毛在不同細胞中功能各異,不會擺動的初級纖毛專責感測環境,例如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上的天線狀纖毛,會擺動的運動纖毛則負責推動細胞,如精子的尾部,以及呼吸道表面成千上萬根擺動的纖毛。
王琬菁提到,這是首次揭示纖毛生成過程中涉及蛋白質相分離的分子機制,由於TTBK2基因突變與小腦萎縮症等神經退化疾病相關,此研究也為未來纖毛症的治療策略提供新方向。(編輯:李亨山)11411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