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注意3大呼吸道病毒 醫籲勿輕忽RSV威脅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5日電)秋冬是呼吸道傳染病活躍季,醫師提醒,除民眾熟知的流感、COVID-19,RSV的傳播力與威脅性也不容小覷,不僅可能造成慢性病惡化、增加失能失智風險,更是嬰幼兒呼吸道大魔王。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今天在衛教記者會說明,秋冬有3個呼吸道病毒可能對特殊族群造成重症威脅,其中除了今年較早開始流行的流感、和情況較緩和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還有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也正在流行中。
張峰義指出,近年越來越多研究發現,高風險族群在感染這些病毒後,容易發生二度細菌感染,也容易造成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腦血管疾病,增加失能風險,也更容易誘發失智。
張峰義說明,雖然COVID-19、流感現在都有抗病毒藥物,但是因為初期症狀特異性不明顯,較難診斷,有可能在確診重症時再用藥已經來不及,因此疫苗仍更為可靠。RSV則仍沒有抗病毒藥物,因此唯一可行的預防方式,就是打疫苗。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醫師馮嘉毅指出,RSV傳染力極強,1名感染者平均可傳染3人。且年長者感染RSV易併發肺炎,造成嚴重症狀,死亡率更是流感的兩倍。
馮嘉毅指出,RSV除了是導致年長者與免疫功能低下成人住院的前3大病毒外,慢性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肝臟疾病、神經疾病、血液或代謝疾病等高風險族群,一旦感染RSV後,住院率是健康成人的6.2倍,並可能導致原有慢性病急性惡化。
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施景中則指出,RSV的盛行率高於COVID-19、僅次於流感。且根據世界權威期刊中的回顧型文獻,7成嬰幼兒會在1歲前感染RSV,其中約1/5可能住院,住院嬰兒中又有約1/4需要住加護病房治療,且就算治療痊癒,也可能留下氣喘等病症。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說明,在5歲以下RSV死亡個案中,半數是0到6個月、處最脆弱階段的新生兒。且得RSV需要急診跟住院的比例較流感高16倍;一旦惡化,就有可能在短短2、3天造成細支氣管炎,甚至肺部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建議孕婦在28週到36週接種疫苗,讓小朋友可獲得約8成保護力。(編輯:李淑華)1141105
- 秋冬注意3大呼吸道病毒 醫籲勿輕忽RSV威脅2025/11/05 19:03
- 2025/11/04 15:03
- 2025/11/03 17:2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