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葉重生 周玲玟手作玉米娃娃跨海日本傳遞創意
(中央社記者鄭維真彰化11日電)彰化田中鎮太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周玲玟,將看似無用玉米葉化為手作特色娃娃,藉教學將環保理念帶入學校與社區,並教國際學生製作玉米娃娃,跨海傳遞台灣農村質樸與創意。
61歲周玲玟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表示,早年大哥帶貿易商回家並拿著國外玉米娃娃照片詢問母親能否製作,母親憑著靈巧雙手,利用玉米葉形塑出娃娃身形,從泡泡袖至裙擺的細膩手藝迅速吸引歐美市場目光,耶誕節前夕更是訂單不斷,當時還找來20名婦女在工作室組成生產線分工協助外銷。
周玲玟回憶,她讀高中時,同學放學後都開心背書包回家,但她得幫忙工作,有時不想回家就到書局閒逛;某天她看見書籤上划船娃娃而燃起創作念頭,便利用玉米葉做出1組娃娃,沒想到意外接到首筆訂單,「父親為了獎勵我,送我人生第1支手錶,而且是我靠自己賺來的,這是最開心的一件事」。
不過,周玲玟說,隨著工業社會興起、芭比娃娃盛行,純手工製作的玉米娃娃逐漸被市場淘汰,機器大量生產取代傳統手藝,母親的工作室也收起來。
周玲玟表示,數年後當政府提倡環保政策時,她靈光一閃,決定讓被視為農業廢棄物的玉米葉重生,她將玉米葉曬乾、刨絲、塑形,帶著材料包走進學校,推廣讓孩子把玉米葉變成能寫字的稻草人鉛筆娃娃,從中理解資源循環,「孩子在笑聲中完成作品,也學會珍惜自然,這就是我推廣環保最想看到的畫面」。
在社區關懷據點,周玲玟除帶領長者製作娃娃外,也教他們將玉米葉折成花飾,並分享自己作品,鍛鍊手部靈活度、活化大腦,也增進社交互動,讓長者有成就感,孩子返家也能有新話題。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周玲玟與高中合作,透過視訊跨海教日本學生製作玉米娃娃,也陸續教東南亞交換生做娃娃,讓更多人認識田中鎮太平社區。
周玲玟說,雖然手作收入有限,但她堅持不把玉米娃娃商品化,「我做的是興趣,也為推廣環保與社區文化」,期許未來持續帶著玉米葉手作,走進更多地方。(編輯:陳仁華)11411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