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可攜式超音波重塑流程 3分鐘完成內出血檢查

2025/11/14 19:50(11/14 20:0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衛生福利部暨台北榮總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14日舉辦「2025國際中毒防治與研究發展研討會」,聚焦「化學、生物、放射、核能」(CBRN)災害威脅及新興毒物危機。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4年11月14日
衛生福利部暨台北榮總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14日舉辦「2025國際中毒防治與研究發展研討會」,聚焦「化學、生物、放射、核能」(CBRN)災害威脅及新興毒物危機。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4年11月14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4日電)過往用可攜式超音波為患者偵測內出血,大約需要7分鐘時間。超音波學會專科醫師陳家慶今天指出,經重新設計流程,如今已能在3分鐘內完成,將有助到院前檢測患者狀況。

衛生福利部與台北榮總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今天舉辦「2025國際中毒防治與研究發展研討會」,以「化學、生物、放射、核能」(CBRN)災害威脅及新興毒物危機為主軸,集結來自各國臨床毒理與災難醫學專家,共同探討CBRN災難應變、新型解毒劑發展與人工智慧在毒物防治的應用。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專科醫師陳家慶在會中分享,在應對緊急事故或大型災害時,緊急救護員(EMT)可以如何使用可攜式超音波儀器偵測患者內出血狀況。

陳家慶指出,過去受救護員訓練影響,使用超音波偵測內出血,共需約7分鐘才能完成,但國內救護車緊急送醫時間僅約15到20分鐘,相對較無效益;經重新解構、設計掃描流程,並且經過駕訓班般的反覆練習,讓EMT可以於送醫途中,在短短2到3分鐘內就能完成掃描。

陳家慶舉例,先前南投一起國道車禍,個案疑似有氣胸狀況,幸有救護人員在救護過程中即偵測出氣胸狀況,讓醫療人員能在第一時間評估是否需要立即做穿刺減壓,送醫後也能立刻處理。

對大規模災害事件,陳家慶說,爆炸除會造成穿刺傷,其震波也可能造成內出血,但傷者可能在1、2天後才出現內出血造成的生命徵象變化,此時若能在3分鐘內完成超音波檢查,可讓患者免於等候30分鐘進行斷層掃描;若是面對傷者數以百計的場面,更能盡快分辨哪些人需要送醫。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指出,現在國際局勢混亂,國內需要做好充足準備,若不幸發生CBRN相關大型災害,醫療要有相應措施、即時救治。他並以日本沙林毒氣事件為例,強調亦需建立盡快辨識造成災害物質的機制,避免造成醫療院所的二次汙染。

楊振昌說,國內也發生過化工廠毒性物質外洩、甚至爆炸起火事件,化學災害可能造成民眾受影響、需要大規模疏散等狀況,國內各相關單位必須提早準備應對策略,以免災害發生時過於混亂。(編輯:吳素柔)114111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