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紅大衛盾會:戰爭緊急醫療要軍民協調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楊堯茹台北20日電)應處天災、戰爭情況下的緊急醫療需求,以色列紅大衛盾會災害整備處長洛坦今天表示,緊急醫療體系需要保持餘裕和擴張能力,就如同「手風琴」一樣可以快速擴張與收縮,並且在戰爭情況下與軍方做好軍民協調工作。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國際論壇下午進行主軸四場次,以「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為題,洛坦(Felix Lotan)介紹以色列「紅大衛盾會」時指出,紅大衛盾會是以色列國家級緊急醫療服務(EMS),偏向非政府組織形式,擁有包含護理師、急救人員與救護車司機等3200名員工,以及3萬2000名志工;當以色列遭受攻擊時,是以色列軍方的輔助力量,但不會跟隨以軍跨境作戰。
紅大衛盾會負責以色列全國救護車派遣、急救教育與血液庫管理。洛坦表示,紅大衛盾會擁有1850輛救護車,但平時只會有450輛救護車出勤,其餘的救護車是預備在緊急情況下被部署;他指出,緊急醫療體系需要像是手風琴一樣,能夠隨時擴張與收縮。
針對戰爭情況下緊急醫療,洛坦表示,軍民之間協調與合作變得非常重要,例如確保如何接運傷兵,軍民須了解各自的組織文化差異,並確保民間救護車有防生物戰劑、神經毒氣等攻擊的防護裝備。
洛坦指出,戰時的血液供給也需要長期規劃,畢竟剛開戰時民眾可能踴躍挽袖捐血,但戰爭進行一段時間後,可能因為空襲等原因,導致沒有人前往捐血站捐血。
衛福部政務次長林靜儀表示,台灣現在的目標是讓地方層級的醫護知道,若戰事發生時會有什麼任務與可能遭遇的問題。
此外,主軸三場次以「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為主題,台灣電力公司董事長曾文生在演講時指出,台灣再生能源今年總發電量會達到年度總發電量的15%,由於再生能量不需透過燃料進口,若再生能源比例夠高,再加上擁有足夠的儲能,電量自主性就會一定程度提高,此為再生能源對台灣韌性有意義之處,另目前也正在推動地熱發電。
關於燃料儲備,曾文生說,法定安全存量是30天,天然氣安全存量是11天,實際上可存天數稍微多一些;且台灣產業界因有緊急發電機等設備,也是相當大的電力儲存系統。
曾文生強調,電網才是穩定供電的關鍵,目前兩大挑戰包括極端氣候的落雷讓避雷設施難以支撐,台電對此正持續調整中;另一是地緣政治,例如俄烏戰爭導致電力設施遭破壞,台灣因為電網連結緊密,如何在中央調度中心無法作業時,改由區域調度中心分群調度,這是台電現在在做的工作,另外就是資通訊防護。
曾文生提及,台電也接受行政院指導進行區域型防災電網,以微型電網結合儲能、小型發電機以及光電作為安全據點,同時盤點限制電力供應時的必要負載,這些都需要事先準備。
借鏡俄烏戰爭,美商GE Vernova Gas Power亞洲區總監Patrick Kong說,儘管烏克蘭政府當機立斷成立委員會以繞過行政程序,但GE Vernova在修補烏克蘭電力設施時仍遇到困難;台灣是少數擁有工程與營造專業,以及絕佳成熟供應鏈的國家,若同樣狀況發生在台灣,結果將非常不同,也希望台灣政府能更積極規劃並進行模擬演練。(編輯:林克倫、張均懋)11409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