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載具興起 海軍獵雷將朝無人化發展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高雄27日電)海軍目前有6艘獵雷艦,原先建造新型獵雷艦的計畫因故中止。針對海軍未來獵雷戰力的發展,學者舒孝煌指出,考量人力、資源有限,以無人載具獵雷對海軍是必須盡速發展方向,並在嚴格計劃管理作為下,儘速投入服役運用。
海軍目前有6艘獵雷艦,4艘購自德國的永豐級獵雷艦於1991年成軍,2艘美製永靖級獵雷艦雖成軍於2012年,但實際是自1990年代於美軍開始服役,使得國軍現有獵雷艦均已有30多年艦齡;以永豐級為例,艦上裝備、獵雷載具皆面臨效能衰退等問題。
海軍為籌獲新一代獵雷戰力,2010年前後曾以「康平專案第二階段」預計籌獲6艘新型獵雷艦,但因承建的慶富造船公司於2017年爆發詐貸案,海軍與慶富解約,籌獲新型獵雷艦計畫告吹。海軍曾於2022年表示,依聯合戰力規劃及水雷反制作戰需求,規劃籌建無人獵雷載具及載台,以強化水雷反制作戰並確保艦艇及人員安全。
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表示,中共若對台動武,在台灣周圍海域布放水雷將是重要手段,考量到軍中人力不足且資源有限等情況,台灣發展無人化獵雷系統是必要手段;且不像美軍因遠洋作戰需要有專門獵雷艦,台灣的作戰場域可發展岸基獵雷系統、或將無人獵雷載具部署在艦艇上。
軍方官員指出,無人載具在俄烏戰場應用廣泛,無論是空中、水面與水下都有發展,且是各國競相投入發展的領域,因為在所有的武器系統當中,「人力是最昂貴的成本」;不過,由於獵雷艦牽涉「偵、掃、獵」3領域、各環節整合複雜,目前各國獵雷艦仍無法做到無人化程度。
舒孝煌表示,可行方式應是研發新型船艦搭載無人獵雷載具,船艦不用像目前的獵雷艦需要駛近至水雷附近、再放出水中處理器,而是在遠處就可將無人獵雷載具放入海中開始進行掃、獵雷任務,而在目前無人載具科技發展下,這類型的研發或籌獲,透過嚴格計劃管理作為,且不要賦予無人獵人載具其他任務的要求下,應該很快就能有所成果,並且投入服役。(編輯:林克倫)114092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