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2023年轉播費超支比率達200% 採購裝備無選手簽收單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台北15日電)審計部今天公布政府補助足球協會的審核情形指出,足協2023年辦國際賽轉播費超支比率達200%。此外,足協連2年獲補助採購裝備,卻先後出現簽收人數低於核定補助人數,或未依規檢附選手簽收單的狀況,政府應強化補助款核結審核機制。
台灣男足確定無緣2027亞洲盃會內賽,中華足協被爆出多項行政疏失,甚至隊長陳柏良批評「台灣人欺負台灣人」,引發各界關注。
審計部今天公布「教育部體育署監督行政法人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及其補助體育團體經費執行情形」、「教育部體育署補助中華民國足球協會相關費用之核銷合理性疑義」報告。
報告率先指出,足協接受體育署補助經費辦理機票、轉播採購,涉採購預算編列沒有詳細價格分析資料,導致預算單價偏離市場行情;機票核銷單價也較同期間其他單項運動協會明顯偏高;評審結果決標給標價較高的廠商,未本於公平、公正原則辦理採購。
報告說明,且同一計畫補助轉播費及行銷宣傳費,未依政府採購法規定辦理招標,採逕洽同一廠商採購,或雖採分洽2家不同廠商採購,但廠商間存有異常關聯等狀況。審計部已依法於今年3月17日密送調查機關查辦及陳報監察院。
此外,針對體育署補助足協經費的審核缺失,報告提到,首先是足協112年度辦理「2023國際男子足球邀請賽 中華台北VS.泰國」等5項計畫轉播費,都有大幅超支情形,實支數分別較預計數超支70萬元至80萬元不等,超支比率達140%至200%。
報告指出,再以足協辦理「2023國際男子足球邀請賽 中華台北VS.泰國」為例,經費預算表編列轉播費50萬元,預計同時於電視及網路熱門時段轉播,共6機4K轉播,並搭配主播加球評,但經費核結時,轉播費增為120萬元。
報告提到,據體育署說明,是轉播台數較預計增加導致,但申請經費預算金額50萬元沒有列明轉播台數,核結時也沒有轉播差異說明,體育署只憑收支結算表加註的「增加轉播台數」,就同意全數補助,審計部已於今年3月12日函請體育署檢討改善,強化補助款申請及核結審核機制。
此外,報告也指出,國訓中心112年度補助足球協會辦理「2022杭州亞運暨2024年巴黎奧運」女子足球培訓隊培訓計畫,核定補助年度消耗性器材共76萬餘元,其中服裝(裝備)費50萬元是以50人、每人1萬元估算。
報告表示,足協共採購訓練衣褲、熱身衣褲、外套、後背包、足球襪等,共計454件,總金額54萬2080元(補助款49萬元、自籌款5萬2080元)。足協辦理經費核結時,檢附的服裝(裝備)簽收單只有2023年3月前往黎巴嫩參加「2024年巴黎奧運資格賽第一輪」活動簽收單,簽收人數僅34人,低於核定補助人數50人,且簽收單沒有詳細領用品項及數量,無法掌握裝備實際發放情形,但國訓中心卻審查核結。
另外,國訓中心113年度補助足球協會辦理「2026年第20屆名古屋亞洲運動會」女子足球培訓隊培訓計畫,核定補助年度消耗性器材93萬餘元,其中服裝(裝備)費60萬元,除比賽、代表隊服裝50萬元比照112年估列方式,另購買訓練背心、訓練服裝10萬元,供新進球員及破損補發;足協共採購比賽、代表隊服裝50套及訓練背心、訓練服裝10套。
報告指出,足協辦理經費核結時,是檢附總教練簽署的用品申請表,沒有依規定檢附選手簽收單,無法掌握裝備實際發放情形,國訓中心卻仍審查核結。
審計部強調,體育署宜督促國訓中心查明補助協會採購服裝、裝備實際領用情形,確實依規妥處。(編輯:張若瑤)11410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