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辦美保守派柯克紀念會 緬懷爭取自由信念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台北18日電)美國保守派知名倡議人士柯克(Charlie Kirk)9月遭槍擊身亡,福和會今天舉辦柯克紀念會,紀念其對於爭取自由的信念等價值。川普前首席策士巴農為紀念會錄製影片指出,柯克關注台灣等東亞國家局勢,並是反中共的倡議者。
福和會上午在台大公衛學院舉辦「愛、信念、勇氣-查理柯克紀念會」,盼延續柯克所代表的信念行動精神,並展現台灣社會亦有一群關心自由、信仰與國家命運的民間聲音,願與美國及全球共享相同價值的夥伴保持對話與連結;前白宮首席策略長巴農(Steve Bannon)、以色列駐台代表游瑪雅(Maya Yaron)、日本參議員山中泉等國際人士,透過預錄影片致詞。
游瑪雅指出,柯克的熱情感動了無數人,他以堅定的信念聞名,但更令人敬佩的是對於對話的堅持,柯克曾指出即使意見分歧,對話才是通往理解的道路,柯克擅長與整整一代年輕人溝通,鼓勵年輕人獨立思考、真誠關懷與積極參與世界,並勇敢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些訊息在以色列與台灣都引起深刻共鳴。
游瑪雅提到,台灣與以色列都是珍視自由、民主與多元價值,無論人們是否認同柯克的立場,他的「言論自由是神聖的」精神遺產十分清晰,即使意見不同,真正的對話也能、也應該存在,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始於開放心靈與誠實交流。
巴農表示,柯克對於韓國、台灣、菲律賓與日本等國的東亞局勢十分關注,柯克在生命的最後一個週末前往韓國,只因為對韓國選後的局勢感到關注,因此到韓國傳遞自由的訊息,柯克是反中共(anti-CCP)的倡議者;他與柯克曾花了許多時間討論這個議題,「美國轉捩點」(Turning Point USA)在每場大型會議中都非常重視這個主題,也吸引許多美國反共運動人士參與。
巴農說,當聽到台灣有人要為柯克舉辦紀念會時,他非常感動,只要堅守信念,柯克的精神將永存。
紀念會進行時也發生抗議插曲,當台聯黨主席周倪安上台致詞時,一群自稱是台大、政大、師大與東吳大學的學生,突然高舉抗議標語上台,內容包含「保守派之聲才是民主喪鐘」、「加薩和平計畫不是真和平」、「歧視跨性別才是沒『常識』」;除當面嗆聲周倪安「主席歧視跨性別」,並和與會民眾爆發肢體衝突,隨後在工作人員安撫下勸離出場。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委員、福和會監事劉玉皙在衝突後上台致詞時表示,柯克代表的是對話,很多台灣人認為柯克是極端派,但這些人是否看過柯克走進校園辯論的影片,就像剛剛的衝突,她走到抗議學生旁,請學生到旁邊好好舉牌,不要在台上暴力衝突,可以到旁邊好好對話。
劉玉皙說,福和會的精神是希望促進對話、反對暴力,希望透過對話促進共識,共同保衛需要保衛的東西,真正的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當內心有堅定信仰與價值觀後,接著去行動,當台灣面臨中共威脅,許多人挺身而出,一起防衛台灣,不只是拿著槍才是防衛台灣,而是從民防、加強緊急醫療、防治假訊息等各方面共同行動。(編輯:林克倫)114101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