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馬祖海鮮盛產期開始 海洋資源少傳遞保育警訊

2020/5/28 16:58(5/28 17:3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邱筠連江縣28日電)馬祖進入潮間帶的海產盛產期,居民開始因自食、販售、休閒娛樂等因素採集螺貝類,但因環境變遷,近年可採集資源具產量、體型的限制,傳遞海洋保育議題的警訊。

討沰、討礁是馬祖居民在岩石上採集螺貝藻類的維生技術,馬祖進入潮間帶生物的盛產期,在退潮的礫石、岩縫有許多如淡菜、龜足(馬祖俗稱筆架)、珠螺、笠螺、鐘螺、蠑螺、石蚵、藤壺等海洋生物,馬祖居民利用鏟器工具「螺鉤」進行採集,透過豐富的潮間帶生物維生。

但馬祖磯釣協會成員陳昌瑞指出,近年來各種螺貝類的量減少、體型小、種類變少,傳遞海洋資源不再富足的警訊。陳昌瑞以蠑螺舉例,以前沒有生長到拳頭大小的蠑螺不會採集,但現在很難找到這種大體型的蠑螺。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陳昌瑞認為,船械設備更進步,可到達的潮間帶與海域範圍更便捷,因此採集量相對早期馬祖漁業社會,對海洋生態破壞更大。另因物質條件變好,市場需求量變大的情況下,採集方式若不具永續觀念,將會形成資源更枯竭的惡性循環。

隨著環境變遷,海洋垃圾、環境污染、漁業工具的進步,都將導致海洋生態環境受破壞,海產資源的變遷對馬祖將是警惕,馬祖磯釣協會也提醒大眾重視環境保育議題。(編輯:張銘坤)109052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