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佩蒂史密斯回憶錄《天使之糧》解密揮別舞台理由【書摘】

2025/10/29 16:03(10/29 16:2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暫別舞台的佩蒂(左)和弗雷德史密斯在底特律展開婚後新生活。(©Seiji Matsumoto,新經典文化提供)
暫別舞台的佩蒂(左)和弗雷德史密斯在底特律展開婚後新生活。(©Seiji Matsumoto,新經典文化提供)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網站)今年是「龐克教母」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首張專輯「群馬」發行50週年紀念,她費時10年撰寫的回憶錄《天使之糧》也將於11月出版。從貧困但被愛著的童年,到古稀之年解答身世之謎的震撼,這位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以質樸卻帶著詩意的文字寫下生命裡曾經給她滋養、溫暖的種種人事物,「他們的善舉,是我生命中無瑕的記憶,我的天使之糧。」

被譽為「龐克搖滾桂冠詩人」和「龐克教母」的佩蒂史密斯,1975年發行的首張專輯「群馬」(Horses),成為樂壇百大不朽經典;2004年,《滾石雜誌》百位搖滾重要人物名單將她列為第47位;2005年,法國文化部頒發藝術終生成就獎給她。2007年,她被列入搖滾名人堂。

除了音樂、視覺藝術,史密斯也是知名作家,她為已故摯友寫的《只是孩子》榮獲2010年美國國家圖書獎。2025年11月,「群馬」發行50週年,她推出個人生涯回憶錄《天使之糧》,中英文版同步上市。她寫道:「我花了10年寫成此書,記下那些美麗與哀愁的時光,但願人們從中能有所獲。」

1977年宣傳專輯「衣索比亞電台」時,佩蒂史密斯從高台頭朝下重重栽落,養傷期間她以口述方式完成第一本詩集《巴別塔》,與戀人弗雷德史密斯的感情加溫,創作力滿滿。隔年,她填詞寫給弗雷德的情歌「因為夜晚(Because the Night)」爆紅,在「告示牌」排行榜高居13名。她在回憶錄寫道:「要不是我婉拒一些宣傳活動,名次還能衝到更高。」

影片來源:pattismithVEVO

這張專輯發行不到兩年,史密斯突然決定停止樂團活動,淡出幕前,直至90年代中期她都呈現半退休狀態。她為什麼捨棄舞台?不只是為了結婚生子,不只是為了經營家庭,她在新書裡細細寫出當時的心情轉折,以及那些年的日常生活。中央社取得授權與您分享部分內容。

登峰之際斷然揮別舞台:捨棄珍惜的事物才能繼續成長

在歐洲各地,我被狂熱的崇拜淹沒,年輕人尖叫著索求關注,甚至我的一根頭髮。男孩獻上自己的女友,女孩脫下毛衣。我從不帶保鑣,只得在坎城、波隆那和佛羅倫斯的街頭狂奔,粉絲與狗仔在身後追著。他們幾乎就要把我吞噬,像「夏日癡魂」(Suddenly Last Summer)裡海灘上的青年。詩人葛雷戈里.柯索(Gregory Corso)加入了巡演隊伍,我們在波隆那走入一家裁縫店,我樂意幫他實現心願,替他訂製一套白色亞麻西裝。他在露天咖啡座點濃縮咖啡,穿著那套白西裝,朗誦雪萊的詩句。我想起他曾在雀兒喜飯店讀我的詩,香菸灰落滿褲腳。從波隆那前往佛羅倫斯的途中,幾位女子攔住去路,迫使司機停車。她們呼喊我的名字,我和葛雷戈里下車查看,女子親吻我的裙角,雙手緊握,用義大利語哭訴。我驚慌失措,喃喃問道:「她們要什麼呢?」葛雷戈里精通義大利語,向我翻譯:「她們要妳釋放她們的丈夫,全是政治犯。她們相信妳有這種力量。」

我覺得自己像個騙子。我對她們的苦難一無所知,更不知該如何解決。我還有太多事需要學習,關於這個世界,還有我在其中的位置。葛雷戈里記下那些丈夫的姓名,建議我在即將召開的記者會唸出來。我答應了,卻感到無能為力。我不過是個搖滾樂團主唱,哪有什麼政治權力。回到巴士座位上,我心灰意冷,彷彿變了一個人。

1979年9月17日,我們進行最後一場演出,地點在佛羅倫斯的一座足球場,面對8萬名觀眾。偉大的詩人葛雷戈里.柯索,站在舞臺側翼。陶德想升起他在海軍時期留下的巨型美國國旗,不是政治聲明,而是致敬美國對文化的貢獻:搖滾樂。他告訴我,這可能會引來一些麻煩,但想最後一次升起它。我點頭默許,他對工作人員喊道:「來吧,升起它,讓我們攪翻這裡!」樂團的確這麼幹了,用兩小時的表演,來回地獄一季。

我把白襯衫和領帶忘在飯店,索性赤腳捲起褲管,套著寬鬆的條紋水手領上衣。弟弟莊重地把電吉他交到我手上,透過弗雷德那臺震耳欲聾的Fender Twin音箱,我讓它發出最後的嘶吼。置身於力場漩渦的中心,我將舞台交了出來,鼓勵人群接管一切──忘了我們吧! 成為你們自己。音控卡爾.康奈爾事後跟我說,從他的角度看到永生難忘的景象。「你看見什麼?」我問。「年輕人,成千上萬的年輕人,」他激動地說:「像浪潮般湧上舞臺。」

無聲的誓言出現了裂痕,這將是我人生第二次,得捨棄珍惜的事物才能繼續成長。我曾拋棄信仰,甚至放棄一個孩子。相比之下,放下名聲與財富根本算不了什麼。沒人知道這些想法,除了弟弟;我的離去,他將承受最深的苦。他看穿了我的眼,我感知他未流的淚。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當晚,葛雷戈里陪我在佛羅倫斯街頭漫步,他哀求我不要退出,「那妳接下來要做什麼?」我們站在巨大的大衛雕像下,葛雷戈里哭了,但我已下定決心,沒有安慰他。我明白工作人員對生計的期盼、團員的忠誠與複雜的野心。「赤足之舞」隱含的3個層次,同時在現實世界發生,這個決定會帶來傷害與怨恨,重拾自我卻比什麼都重要。我本以為完成「群馬」使命已盡,旁人的鼓舞讓我繼續向前,帶領樂團交出量少質精的作品。我們已打過美好的一仗,就像《提摩太前書》闡述的:「走完該走的路。」陶德降下國旗,捆好後交給我,它將永遠不再升起。 

回底特律前,我去紐約見威廉.布洛斯。他安靜坐著,雙手交疊聽我訴說自己的決定和去向。他只是簡單問我:「他能給妳什麼?」我回答:「他自己。」我向威廉告別,7年前,他就告誡我要維持名聲清白。我追逐過不請自來的命運,此刻要追尋的是本心。搖滾樂搭起一座舞臺,讓我承擔又割捨了音樂精神的傳承。我帶著黏滿貼紙的老格紋行李箱,回到底特律,為了愛,為了藝術,更為了自己。是時候脫下舊大衣了,叛逆的駝峰一陣悸動──離開,是我第二次存在的宣言。(書摘由新經典文化授權;編輯:林湘芸)1141029

天使之糧
天使之糧
  • 作者|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
  • 譯者|陳德政
  •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 出版日期|2025/11/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