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德支付商Wirecard陷假帳疑雲 勾起安隆醜聞回憶

2020/6/22 23:16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法蘭克福22日綜合外電報導)德國支付服務商Wirecard今天證實,公司帳戶消失的19億歐元(約新台幣630億元)可能從未存在。這起疑似近年最大規模假帳事件,令人想起轟動一時的美國安隆公司醜聞。

法新社報導,Wirecard在菲律賓的信託帳戶消失的19億歐元,占其資產負債表的1/4。事實上,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等媒體1年多前便開始追蹤報導,懷疑Wirecard的亞洲分公司會計作假。

Wirecard的創辦人暨執行長布勞恩(Markus Braun)已因這起事件於19日請辭下台,代理執行長佛萊斯(James Freis)今天也表示,他們正與債權人協商,同時考慮一些選項讓營運能維持正常,包括進行企業重組、出售或暫停部分業務。

然而,投資人的信心依舊迅速崩潰。Wirecard的股價已由17日的逼近100歐元跌到今天午盤摜破16歐元。

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BaFin)局長胡斐爾德(Felix Hufeld)表示:「這是我所見過(法蘭克福股市)DAX指數成分企業最慘烈的情況。」

近10年德國企業醜聞頻傳,這是最新案例。過往除了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一再發生金融違法事件,占據財經新聞版面;福斯汽車(Volkswagen)也曾爆發柴油車排氣造假的「柴油門」醜聞,付出超過300億歐元代價。

1999年乘全球電子支付浪潮成立的新創企業Wirecard,原本是金融科技(FinTech)業界看好的寵兒,更在2018年風光上市;如今卻光環不再,並可能淪為安隆(Enron)醜聞翻版。

2000年代初期宣告破產的美國德州能源公司安隆,當年爆發會計造假、審計人員共謀和政商勾結等醜聞,倒閉後撼動美國經濟。預料Wirecard假帳案很可能還會有更多內幕爆出。(譯者:張正芊/核稿:林治平)109062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