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文件解密 日本重視中國籲APEC納台灣應慎重
(中央社東京24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政府昨天解密的外交文件顯示,1989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草創初期,日本政府因重視與中國的關係,呼籲各國對台灣參與APEC議題採取慎重態度。
日本政府外務省23日公開1987年到1990年的26冊外交文件,總頁數約1萬600頁。
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1972年日本與中國的外交正常化,當時日本政府將改善日中關係列為優先事項;根據公開的外交文件,日本政府當時呼籲各國對台灣參與APEC議題採取慎重態度。
1989年時任澳洲總理霍克(Robert Hawke)倡議成立APEC,主張亞太地區應針對經濟議題創建制度性協商架構,並考慮納入中國、香港與台灣。
當時日本外務省分析,若沒有充分做好事前準備工作,就與各國討論APEC納入台灣議題,只會刺激中國,且會讓日本深陷最困難的立場。
1989年11月舉行APEC首次會議,美國、澳洲與日本等共12個國家參加。
由於中國在當年6月發生天安門事件,當時代表日本出席的外務大臣中山太郎在會中發言表示,「關於中國(是否參加APEC),必須慎重觀察中國的國內情勢以進行討論」。中山提及台灣時則說「必須考量與中國的關係」。
最後,APEC首次會議對中國與台灣參與議題並沒有做出具體結論。
另一方面,醞釀「亞洲太平洋地區貿易產業部長級會議」構想的通商產業省,對霍克的APEC倡議大表歡迎,希望在日本中央政府內創建相關體制。
而一向將通商產業省視為競爭對手的外務省,內部則呼籲對此提高警戒。外務省內部認為,若與通產省偏向經濟層面的行動連結,是最危險的,應盡力由外務省來主導創建政府間的新論壇。
在此之後,當通產省幹部為了推動該省的構想,前往東南亞出差時,外務省對各駐外館處下達「擊潰通產省的構想」等命令,兩部會之間爭奪主導權的動作白熱化。
根據外交部資料,台灣在1991年經當年APEC主辦會員韓國居間協調,以「Chinese Taipei」名稱,與中國及香港同時加入APEC。(譯者:顧荃/核稿:陳政一)109122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