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馬爾地夫債務償還壓力飆 專家示警若未解恐破產

2025/7/17 12:1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17日電)媒體報導,馬爾地夫正面臨日益嚴重的債務危機,外匯存底減少、債務償還壓力加劇,對國家經濟穩定構成衝擊。專家示警,若不儘速進行經濟改革並獲得外部資金援助,馬爾地夫恐將面臨破產。

斯里蘭卡衛報(Sri Lanka Guardian)曾報導,人權倡議者史戴庫(Dimitra Staikou)點出這場危機嚴重性,強調馬爾地夫的債務負擔大幅上升。該國總債務從2018年的30億美元,暴增至2024年3月的82億美元,預測到2029年將突破110億美元(約新台幣3250億元)。目前外債部分占34億美元,主要債權國為中國與印度。

馬爾地夫面臨迫在眉睫的債務償還時程,2025年需償還6億美元外債,2026年則高達10億美元。國際信用評等機構紛紛下調馬爾地夫的信用評等,惠譽(Fitch)在2024年6月至8月間三度降評,穆迪(Moody’s)則持續對該國的長期財務前景維持負面展望。

報導指出,中國與馬爾地夫自由貿易協定(FTA)生效,未能緩解馬爾地夫的經濟困境,反而進一步加劇危機。儘管雙邊貿易額約7億美元,但貿易極度失衡,中國占了97%,馬爾地夫出口僅不到3%。

以豪華度假勝地著稱於世的馬爾地夫,由於位處東西航運路線所經,近年來成為印度洋地緣政治熱點。

馬爾地夫總統穆伊祖(Mohamed Muizzu)過去打著「印度出去」口號勝選,曾赴中國展開上任後首趟國是訪問,一反大多數馬爾地夫領導人選擇印度作為首趟出訪目的地的慣例。

然而,馬爾地夫對91%的中國進口商品取消關稅,讓中國受益甚多,卻未帶給馬爾地夫經濟利益,2025年前2個月自中國進口總額飆升至6500萬美元,相較2024年同期的4300萬美元大幅增加。

中國企業也插手馬爾地夫觀光產業,導致來自中國旅客的消費利益大多流回中國。

面對財政衝擊的擔憂,馬爾地夫政府尋求資金援助,但成效有限,並曾向波斯灣合作理事會(GCC)各會員國分別請求3億美元資助,大多未獲回應。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史戴庫表示,若缺乏重大國際介入或債務重整,馬爾地夫恐將步上斯里蘭卡的後塵,後者於2022年發生經濟危機;若不儘速進行經濟改革並獲得外部資金援助,馬爾地夫恐將面臨破產,引發經濟與社會衝擊。

法新社曾報導,馬爾地夫2025年經濟成長料達5%。然而國際貨幣基金(IMF)警告說,樂觀經濟預測藏著潛在困境,馬爾地夫「風險偏向下行」、「需要迫切且更強而有力的財政整合」。(編輯:張芷瑄)114071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