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美聯社調查:美國科技公司協助中國監視拘禁數十萬人

2025/9/9 20:33(9/9 22:0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國訪民楊國良一家被政府視為麻煩製造者,他們受困「數位牢籠」中,不僅無法離開所屬省分,有時甚至不能離開住家。圖為楊國良掀開家中的遮光窗簾。(美聯社)
中國訪民楊國良一家被政府視為麻煩製造者,他們受困「數位牢籠」中,不僅無法離開所屬省分,有時甚至不能離開住家。圖為楊國良掀開家中的遮光窗簾。(美聯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北京9日綜合外電報導)美聯社調查發現,過去25年來,美國科技公司很大程度上協助中國設計及打造國家監控系統,這些企業在造成人權侵害上扮演的角色,遠大於外界原本所知。

當中國訪民楊國良遭警方以磚塊毆打後,渾身是血癱躺在醫院病床上時,身旁的點滴架頂端掛著1台隨身攝影機,紀錄他的丁點抽動。

對於居住在中國江蘇省農村的楊家而言,這樣的監控早已不是新鮮事。他們受制於一套錯綜複雜的監控網,一舉一動不僅受監視還能被預測,而這套網絡正是建構在美國科技之上。

中國民眾楊國良2024年3月12日在江蘇省常州市遭警方以磚塊毆打後,躺在醫院病床上。(楊國良家人 via 美聯社)
中國民眾楊國良2024年3月12日在江蘇省常州市遭警方以磚塊毆打後,躺在醫院病床上。(楊國良家人 via 美聯社)
楊國良展示一張2024年3月12日時拍攝的照片,畫面上1名警察將隨身攝影機掛在點滴架頂端,以便監控楊國良的行動。(美聯社)
楊國良展示一張2024年3月12日時拍攝的照片,畫面上1名警察將隨身攝影機掛在點滴架頂端,以便監控楊國良的行動。(美聯社)

過去幾年來,楊家人曾多達20次試圖前往北京上訪,但總有蒙面男子出現將他們帶走,且常在他們出發前就現身。他們的火車票、飯店訂房、購物、簡訊和通話內容等資訊全都傳輸給中國政府,他們的住家被10多台攝影機圍繞監視。

楊國良的妻子和小女兒去年遭到逮捕,現因觸犯「擾亂國家機關工作秩序罪」面臨受審,最高可處10年徒刑。但楊家人說他們不是罪犯,只是單純農民,為了懇求北京阻止地方官員強徵他們的1畝半土地才上訪。

在中國各地,有數以萬計像楊家一樣被貼上「麻煩製造者」標籤的人受困「數位牢籠」中,在這套世界最大規模的數位監控機制下,他們不僅無法離開所屬省分,有時甚至不能離開住家。而這套機制的技術大多來自美國。

儘管美國國會和媒體已一再警告,美國科技公司販售給中國警方、政府和監視系統公司的科技,被用來鎮壓異已、迫害宗教團體及打擊少數民族,但他們仍將價值數以10億計美元的這類工具賣過去。

美國企業讓所謂「預測性警務」技術進入中國,也就是藉由蒐集及分析大量資料,來預防犯罪、抗議活動或恐怖攻擊。

這類科技會挖掘廣泛資訊,如簡訊、通話、付款、航班、監視器影像、DNA採樣、郵件投遞、網路活動等紀錄,甚至是水電使用情況,來找出可疑人士並預測他們的行為。中國警方還能藉此威脅當事人的親友,及對當事人進行預防性逮捕。

居住在中國江蘇省農村的楊家房屋附近可見裝有警方監控設備的藍色屋頂小屋。(美聯社)
居住在中國江蘇省農村的楊家房屋附近可見裝有警方監控設備的藍色屋頂小屋。(美聯社)

根據美聯社查證過數千頁由吹哨者攜出中國的政府藍圖機密文件,中國國防承包商華迪便是與美商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合作設計中國重要警務系統「金盾工程」,讓北京能監控網路、鎮壓所謂恐怖分子、法輪功成員及甚至被視為帶來麻煩的村民。

IBM等公司則回覆說,他們過去和現在完全遵守一切法律和制裁,以及美國對在中國業務的出口管制。

有些美國科技公司甚至在行銷文案中明確提到種族。例如戴爾(Dell)2019年在其微信官方帳號中,便與1家中國監視系統公司共同宣傳1款具有「全種族識別」功能的「軍規級」人工智慧(AI)筆記型電腦。

美國生技大廠賽默飛世爾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也在其官網上宣傳賣給中國警方的DNA檢測套件「專為中國人口設計」,其中包括「維吾爾族和藏族等少數民族」。直到今年8月美聯社洽詢前,這些內容都一直掛在官網上。

雖然在新疆人權爭議引發抨擊和制裁後,美國科技大量流入中國的情況自2019年起已明顯趨緩,但卻早已為中國國家監控機制打下基礎,讓中國企業能據此進一步發展自身能力,甚至在一些例子中取而代之。時至今日,賣到中國的科技最終會產生哪些結果,仍令人擔憂。

20名美國前官員及國安專家今年7月底便發表聯名信,批評有份協議允許美國AI晶片業巨頭輝達(Nvidia)將H20晶片賣到中國,而讓美國政府收取營收的15%。他們主張,無論這款晶片賣給誰,最後都會落入中國的軍方及情報機關手中。

輝達2022年曾在其微信官方帳號上表示,中企銀河水滴(Watrix)和中科雲圖(GEOAI)使用其晶片來訓練AI巡邏無人機及系統,能利用人們走路方式來辨識身分。

但輝達對美聯社表示,上述合作關係目前已終止。輝達也說,他們並未生產監視系統或軟體,未與中國警方合作,並且非依據警方監控功能來設計H20晶片。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根據網路貼文,賽默飛世爾和美國硬碟製造商希捷(Seagate)今年仍在會議與貿易展中向中國警方推銷自家產品。在北京街頭巡邏的員警,仍手持美商摩托羅拉(Motorola)的對講機。

此外採購紀錄顯示,輝達和英特爾(Intel)的晶片仍是中國警務系統的關鍵零件。而系統中到處存在的IBM、戴爾、惠普(HP)、思科(Cisco)、甲骨文(Oracle)和微軟(Microsoft)等美國科技公司的既有軟硬體,也還有維護合約,多數是與第三方業者簽訂。(編譯:張正芊)114090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