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漲H-1B簽證費 獵才公司評估遠距工作需求增加

(中央社記者張欣瑜舊金山20日專電)針對美國大漲H-1B簽證費,從事高階獵才的瑞星管理顧問公司創辦人蔣宗芸受訪表示,簽證申請門檻增加不會減少企業人才需求,預估短期之內遠距工作需求將會變多。美國學者認為,政策恐傷及美國經濟競爭力。
美國政府宣布對H-1B工作簽證徵收10萬美元(約新台幣302萬元)一次性費用,新政策將於21日生效,衝擊未來申請H-1B簽證者,包含希望留在美國發展的台灣留學生。
在美國東北大學奧克蘭校區(NEU Oakland)就讀資訊工程的研究生羅子原今天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昨天同學們聽到關於H-1B簽證的消息都感到錯愕,擔心未來是否還能留在美國,畢竟AI出來後,實習工作都已經變得很難找,現在感覺機會更加渺茫。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外籍學生Benson(班森)告訴中央社,由於美國政府之前已經收緊學生簽證,「我感覺對國際學生來說,要來這裡念書、找到工作、並且留下來,未來會變得更加困難」;他表示自己不會冒險留在美國工作。
今天在矽谷登場的北美台灣科技年會(Taiwan Tech Summit)提供多項求職、轉職資訊;為高科技企業媒合中高階人才的瑞星管理顧問公司團隊也來到現場。瑞星創辦人蔣宗芸認為,未來美國公司花一筆更高的費用來聘用外國初階人才的機會變得很低。
蔣宗芸受訪表示,由於美國企業未來聘用海外人才費用將增加,預估H-1B簽證新規對新創和中小型企業的衝擊,會比對大型公司來得大。另外,遠距工作需求將會增加。
蔣宗芸分析,美國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人才短缺問題並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可能需要10年、甚至更長時間來培養美國本地人才、調整勞動力市場結構,接下來美國高科技公司很有可能會增加遠距形式的工作機會,來因應短期的狀況。
她說,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之後,大家也逐漸習慣了這種模式。
蔣宗芸觀察,近1年來,AI顛覆了軟體產業生態,美國軟體公司的工作越來越難找,因此不少旅美人士想要回到台灣工作,也有不少外國人士如印度人,開始詢問起台灣就業金卡,這也可能使台灣在延攬非美國籍人才上獲得一些機會。
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學者祁凱立(Kharis Templeman)受訪表示,矽谷是一個接納全球人才的地方,這也是許多科技公司能夠在這裡起步並且成功的原因,如果未來人才變得難以進入,等於是剝奪美國企業從全球吸引頂尖人才的能力,這將使美國在經濟上的競爭力下降;若這項政策影響太過廣泛,將會引起巨大反彈。
面對反彈聲浪,美國政府今天澄清,美國H-1B簽證新徵收10萬美元為一次性費用,且僅適用新申請人,而非再入境美國的已持有效H-1B簽證者以及續簽者。(編輯:陳慧萍)114092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