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川普亞洲行受矚目 攸關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前景

2025/10/21 17:22(10/21 19:4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美國總統川普。(中央社檔案照片)
美國總統川普。(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華盛頓2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預計本週末啟程前往亞洲,將訪問馬來西亞、日本,並可能在韓國進行「川習會」。他與日本首位女首相的互動、關稅爭鋒下美中如何碰撞,都是此行焦點。

美聯社報導,此行成敗攸關全球經濟的未來,關鍵就在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展開預期的會晤時,能否緩解雙邊貿易緊張。若有差池,恐怕會對已因川普激進關稅政策、政府裁員和政治邊緣策略而受到衝擊的美國各行各業,再次投下震撼彈。

外界對此行充滿揣測,白宮遲未正式公布大部分行程。川普昨天表示,他計劃前往馬來西亞出席一場區域高峰會,之後轉往日本,爭取更多外來投資。

川普也將訪問韓國,繼續推動雙邊貿易事宜,並且預計與習近平會面。不過北京尚未證實這場雙邊會談,兩國領袖近期相互威脅加徵關稅和祭出出口管制。

不確定的旅程

這將是川普第2任期以來首度訪問亞洲。距離啟程只剩幾天,即便川普習慣賣關子,行程安排如此諱莫如深實屬罕見。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The German Marshall Fund of the United States)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整個行程似乎從一開始就讓人覺得不確定」。

川普的亞洲政策主軸在於透過關稅調整其口中「不公平」的貿易行為,這讓仰賴美國龐大出口市場的亞洲國家陷入不安。外界也憂心,若川普與習近平有所嫌隙,恐對國際經濟帶來重大衝擊。

葛來儀預測:「亞洲國家會有點感謝他親自到訪,但是我不認為這足以消除區域內普遍的疑慮。」

這位共和黨總統自從第一任期以來就已縮編外交政策團隊,捨棄國家安全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固有的大批顧問團隊,改由一群核心親信取而代之。

前總統拜登政府國家安全會議中國事務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表示:「白宮能處理這類業務的幕僚不多…這都讓我們進入未知領域。」

化解泰柬邊界問題

川普將出席馬來西亞主辦的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高峰會。今夏泰國與柬埔寨在爭議邊界爆發小規模衝突,馬來西亞和美國都一直在致力於確保擴大停火。

馬來西亞外交部長透露,川普「期待」能在峰會期間簽署相關協議。

日本

川普下一站將前往日本。美日兩國今年稍早已達成貿易協議,日本承諾對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

東京政壇正值過渡,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今天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被外界視為前首相安倍晉三路線繼承者,而川普第一任期內與安倍互動友好。

曾任職美國前總統小布希政府國家安全會議、現任澳洲雪梨大學美國研究中心(United States Studies Centre)執行長的葛林(Michael Green)認為,高市「也具有扮演這種角色的潛力」。

葛林指出,與川普合作、讓他信守盟約「需要高度互動和互信,這是目前亞洲領袖所欠缺的」。

中國

川普亞洲行的高潮可能落在主辦今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峰會的韓國。川普已經表示將在當地會晤習近平。

美中緊張關係近幾週來急遽升高,特別是中國宣布限制稀土出口、川普威脅不惜祭出連他自己也承認「非長久之計」的高關稅予以反制。

杜如松指出,川習會可能有3種結果:達成協議、沒有協議,或是一場災難。他表示,川普於因應中國稀土出口管制時在關稅措施上讓步,這助長北京氣勢。

他說:「中國認為他們已經摸清川普的底牌,他們相信只要施壓,川普就會屈服。」

韓國

另一懸而未決議題是川普與韓國的貿易談判,美國關稅可能削弱韓國汽車產業。不過,首爾對川普所提的類似日本、規模達3500億美元投資要求持保留態度。(編譯:何宏儒)11410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川普淡化台海衝突風險 盼與中國達成公平貿易協議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