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光環褪?民主黨贏兩州長紐約市長選舉重點一覽
(中央社華盛頓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維吉尼亞州、紐澤西州、紐約市與加州今天舉行投票,為外界提供初步指標,顯示部分美國選民如何看待總統川普第2任期,以及民主黨力圖重振政治聲勢。
以下是路透社整理這次選舉之夜4大重點:
●民主黨未來路線?
民主黨候選人薛瑞爾(Mikie Sherrill)和史班伯格(Abigail Spanberger)分別當選紐澤西州州長與維吉尼亞州州長,或許為民主黨如何在明年國會期中選舉重振旗鼓提供藍圖。
兩人有許多共通點,她們都是在川普第1任期內、2018年期中選舉時首度當選國會議員。她們今年均以善於解決問題的溫和派形象參選且具備國安背景,並將競選重點放在民生負擔等議題,同時強調自己是對抗川普的堡壘。
對於苦等好消息的民主黨來說,曾任海軍直升機飛官的薛瑞爾和前中央情報局(CIA)官員史班伯格帶來振奮人心的捷報。
當選紐約市長的民主黨候選人曼達尼(Zohran Mamdani)也是主打民生議題。
民主黨策士潘恩(Joel Payne)表示,雖然難以預料地方選舉結果會如何影響期中選舉,民主黨還是能從今天的選舉學到一些事,「如果川普繼續大刀闊斧衝擊選民荷包,民主黨就很容易拿來打選戰」。
●曼達尼問題?
曼達尼贏得紐約市長選舉後,最開心的兩個群體應屬他的支持者以及全國共和黨人,共和黨亟欲將這位自稱民主社會主義者的新市長塑造成民主黨的新面孔。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NC)主席格魯特斯(Joe Gruters)在聲明中說:「他的當選證明民主黨已拋棄常識,並與極端主義掛鉤。明年民主黨將為擁抱曼達尼極左路線及其後果而被選民究責。」
共和黨策士歐康奈爾(Ford O'Connell)說,曼達尼的勝利鋒芒使得溫和派薛瑞爾和史班伯格的勝選相形失色,還說川普明年會將所有在激烈競爭的聯邦眾議員選區民主黨候選人都貼上「曼達尼分身」的標籤。
民主黨中間派智庫「第三路線」(Third Way)共同創辦人班奈特(Matt Bennett)則有不同看法,他認為紐澤西與維吉尼亞州的勝選對民主黨更具長遠意義,「我認為溫和派能在時常選出共和黨州長的大州勝選,遠比極左派候選人在紐約市的勝利重要」。
不過支持曼達尼的聯邦眾議員歐加修-寇蒂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認為,曼達尼的勝利預示民主黨的未來。她表示曼達尼「必須擊敗共和黨人和民主黨內的舊勢力」,「民主黨若繼續否認未來、打壓年輕世代,就撐不了多久」。
●MAGA的局限?
史班伯格在維吉尼亞州的決定性勝利,也或許凸顯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的局限。
她的共和黨對手、現任維吉尼亞州副州長厄爾西爾斯(Winsome Earle-Sears)力挺川普政策,包括大幅裁撤聯邦職位及對進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等。史班伯格在電視廣告與公開談話中試圖處處將她和川普畫上連結。
與此同時,史班伯格也受惠於維吉尼亞州高度依賴聯邦職位,而且路透社/益普索(Ipsos)最近民調顯示,當前全美選民最關心的問題是生活成本。
史班伯格在勝選後告訴支持者:「維吉尼亞選擇了務實而非黨派之爭。」她穿上紅色西裝外套現身,正是最常被聯想到共和黨的顏色,而非民主黨的藍色,似乎也印證了她的說法。
●川普因素
儘管川普的名字沒有出現在選票上,但他的影響力在今天的選舉依然無所不在。
根據路透社/益普索民調,川普的支持率跌至他第2任期以來最低,選民將注意力集中在生活成本問題上。
根據民調機構SSRS為美國多家電視網和美聯社進行的選民調查,在維吉尼亞州州長選舉中,36%選民表示反對川普是他們投票時的考量,其中多達98%支持史班伯格。紐澤西州州長選舉的情況也類似,39%的選民表示反對川普是他們投票的原因之一,他們絕大多數都投給薛瑞爾。
薛瑞爾9月談到共和黨對手西塔瑞利(Jack Ciattarelli)時說:「他只會聽川普的話去做。」她則承諾「會為你們不惜與任何人拚到底」。
川普從政以來似乎一直難以將他的人氣轉移到其他共和黨候選人身上,西塔瑞利與厄爾西爾斯在今天體會到這點。(編譯:盧映孜)11411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