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美最高法院言詞辯論對等關稅合法性 爭點、開徵法源與可能結果一次看

2025/11/6 11:48(11/6 12:2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美國總統川普(中)4月2日宣布對各國開徵對等關稅。(圖取自x.com/WhiteHouse)
美國總統川普(中)4月2日宣布對各國開徵對等關稅。(圖取自x.com/WhiteHouse)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華盛頓5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最高法院今天就川普動用緊急權力課對等關稅的合法性言詞辯論,大法官不分保守、自由派都質疑川普作法。但即便關稅最後被推翻,川普仍有多個徵關稅的法源可用。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報導,最高法院目前由6名保守派、3名自由派大法官組成,之前在幾個爭議性案件曾做出對川普有利裁定。但從今天情況看,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有可能被推翻;今天的言辯持續近3小時,幾乎是原訂時間的兩倍。

無論保守派還是自由派的大法官,都對行政部門代表、聯邦檢察總長索爾D(. John Sauer)提出尖銳詰問。

核心爭點:川普是否逾越總統職權

案件爭點在於美國總統川普能否援引1977年制定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來加徵對等關稅。美國憲法規定,設定關稅的權力屬於國會,而IEEPA並未明確提到「關稅」,僅指出當總統認為國家面臨異常且嚴重威脅時,可以「調控」進出口。

在川普這次回鍋前,過去從無美國總統援引IEEPA來課徵關稅。下級法院已裁定川普政府敗訴,雙方因此上訴到最高法院尋求最終判決。

最高法院判決可能年底前出爐

華爾街日報指出,一般而言最高法院會在言詞辯論結束後3到6個月才會作出裁定,但這次關稅案的判決可能較快。大法官們已同意加速審理此案,觀察人士預期結果有可能在今年底前公布。

若遭推翻 川普政府還有5法源可用

綜合紐約時報、POLITICO新聞網及彭博(Bloomberg News)等分析,若最高法院推翻對等關稅,川普仍有5個法源可加徵不同關稅。

1、1962年貿易擴張法(Trade Expansion Act of 1962)第232條:這項條款允許總統可基於國家安全理由,對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稅率和期限均不設上限。

但國安關稅無法立即實施,需先由商務部啟動調查確定有損國家安全才行。在調查啟動後,商務部長需在270天內向總統提出報告。這項關稅通常針對個別產業品項(如汽車、鋼鋁等),而非對整個其他國家全面課稅。

2、1974年貿易法(1974 Trade Act)第201條:當進口增加會重創美國產業或可能產生威脅(如太陽能板、電池等)時,可加徵關稅。最高可在原稅率之上再加徵 50%,為期4年,最長可持續8年。啟動這項關稅前需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進行調查。

3、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當認定有歧視美國企業或牴觸貿易協議裡美國權益時,總統可加徵關稅,無稅率上限。課徵前需先由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調查。關稅施行4年,必要時可無限期延長。

4、1974年貿易法第122條:為處理「重大國際收支失衡」等問題可課徵關稅,無需調查程序。關稅最高15%、最長150天,可經國會批准後延長。

5、1930年關稅法(Tariff Act of 1930):若某國對美國商業收取不合理費用或歧視性作為,總統可加徵對方關稅,無需啟動事先調查。關稅上限50%且沒有期限。

曾任拜登政府經貿高層官員的哈洛(Peter Harrell)說:「如果我是政府裡的貿易律師,我大概這幾晚都得熬夜想備案了。」

美國最高法院5日就美國總統川普是否有權依法加徵關稅進行約2.5小時的辯論。圖為民眾在最高法院外舉牌抗議關稅政策。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攝 114年11月6日
美國最高法院5日就美國總統川普是否有權依法加徵關稅進行約2.5小時的辯論。圖為民眾在最高法院外舉牌抗議關稅政策。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攝 114年11月6日

專家:可能增訂限制而非全面否決

Axios新聞網研判,最終裁定可能不會是yes or no這種一翻兩瞪眼的答案。不少貿易律師與法律專家認為,最高法院的裁定可能複雜化川普的經濟政策流程,但未必會完全推翻。

曾在川普第一任時擔任美國貿易代表署律師的馬傑瑞斯(Ryan Majerus)認為,大法官們可能會找出一個非黑即白以外的折衷方式,例如裁定川普確實有權在特定情況下依據IEEPA單方面徵關稅,但同時會設下界限與條件,以限制這項權力的使用範圍。

他同時也認為川普政府會找到辦法維持關稅,只不過可能得遵循更多必要程序。

推翻對等關稅 估助美國經損止血

在最高法院言辯之前,Polymarket、Kalshi以及PredictIt等未來事件平台預測川普勝訴機率約為40%,但在3個小時的言辯期間機率持續下降,到最後已降至不到30%,有的甚至只剩15%。

華盛頓郵報指出,批評者認為川普的關稅導致通膨升高,成為拖累美國經濟的主要因素。9月消費者物價上升,許多經濟學家部分歸因於川普的關稅政策。

租稅基金會(Tax Foundation)估算,美國家戶平均在 2025年將多繳約1300美元稅金;耶魯大學預算研究中心(Yale Budget Lab)則推估,今年家戶因關稅所帶來的額外支出約為2400美元。

若最高法院最終推翻川普對等關稅,根據聯準會的模型測算,美國GDP因關稅衝擊所受到損失會縮小到0.6%,而在延續現行關稅下,GDP損失將達到1.7%。

若川普敗訴 企業能拿回已繳的稅嗎?

華爾街日報指出,這正是今天言辯的幾個主要問題之一,目前答案不明確。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代表其中一家小企業起訴政府的律師卡提亞(Neal Katyal)表示,如果最高法院裁定援引IEEPA課關稅違憲並命令政府退稅,參與訴訟的企業將可直接獲得退款,其他進口商則可能需要經過繁瑣的行政程序才能取回款項。

華郵引述租稅基金會指出,截至9月川普政府已徵收約 880億美元的對等關稅,預計未來10年內總額可能高達 2.3兆美元。(編譯:陳亦偉)1141106

影片來源:中央社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美最高法院辯論關稅政策 川普:輸了將有毀滅性後果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