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BMW第3季獲利提升 歡迎中鬆綁安世晶片出口禁令

2025/11/5 21:24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法蘭克福5日綜合外電報導)BMW今天公布第3季財報,儘管中國市場銷售放緩且關稅帶來影響,但獲利能力仍持續上升,為德國陷入困境的汽車產業帶來罕見的好消息。

法新社報導,這家高級車製造商同時對中國同意部分安世半導體(Nexperia)晶片免於出口禁令表示歡迎。該出口禁令曾引發歐洲車廠可能停產的警告。

執行長齊普策(Oliver Zipse)表示,儘管面臨諸多困難,BMW依然展現「強韌」韌性。

他指出,挑戰包括「地緣政治環境變化帶來的貿易衝擊,例如關稅,以及中國市場快速演變的狀況。」

BMW在7至9月期間汽車事業單位的營業利益率達5.2%,明顯高於去年同期的2.3%,這項指標一直是投資人密切關注的焦點。

不過,BMW也警告指出,美國和歐盟的關稅成本正在侵蝕獲利。BMW自中國出口至歐盟的電動車,須承受歐洲關稅。

在應對川普(Donald Trump)發動的關稅衝擊方面,BMW普遍展現比其他德國車廠更樂觀的態度,因其深耕美國市場,BMW全球最大的工廠便位於南卡羅來納州。

BMW今年第3季在美國的交車量較去年同期成長約25%,全球交車量則增加近9%。

這遠優於國內競爭對手福斯(Volkswagen)和賓士(Mercedes-Benz)。歐洲最大車廠福斯上週警告,美國關稅每年將使其增加50億歐元成本。

不過,旗下還包括Mini和勞斯萊斯(Rolls-Royce)的BMW,同樣未能免於歐洲汽車產業當前動盪的衝擊。

由於關稅成本增加及中國市場前景惡化,BMW已於10月下調2025年展望。目前德國車廠在中國電動車銷售上正面臨本土競爭對手的強勢挑戰。

BMW指出,7至9月期間中國市場銷售略有下滑。

BMW同時表示,2025年研發支出與前一年相比已大幅減少。去年其投入鉅資拓展新一代電動車系列,以力抗中國市場競爭。

財報公布後,BMW在法蘭克福股價上漲逾1%。

齊普策對中國日前宣布放寬部分對Nexperia半導體出口禁令表達歡迎。該禁令源於中國與荷蘭爭奪該晶片製造商控制權而實施。

齊普策指出,對於汽車電子設備極為關鍵的晶片供應,BMW目前狀況「一切順利」,但他也提醒依然「相當不穩定」。

他在一場電話會議上向媒體表示,「我們會繼續評估情勢——這件事我們每天都要評估好幾次」。

BMW集團第3季淨利達到17億歐元(約19億美元),符合市場預期。

相較於2024年同期的4.76億歐元大幅成長。去年同期獲利因大規模召回事件而重創。第3季營收則持平,約為320億歐元。(編譯:陳政一)11411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