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引發日中緊張 事件脈絡一篇看懂

2025/11/14 19:49(11/14 20:1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中央社檔案照片)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東京14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近日關於中國可能攻台情況的言論,引發一向敏感的日中關係惡化。日本強調其長期立場未變,雙方仍互提抗議。法新社整理高市相關發言、其重要性及中方反應。

高市說了什麼?

高市7日在日本眾議院答詢時表示,若「台灣有事」(發生緊急狀況)伴隨對方使用武力的情況,有可能構成日本安全保障法中能夠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不過仍要看實際個別具體情況。

日本立憲民主黨議員岡田克質詢時問道,「台灣有事」是否符合安保法中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高市答詢時說:「若是動用戰艦伴隨使用武力的情況,我認為有可能構成存亡危機事態。」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當高市被問到,若台灣海峽遭到封鎖,哪些情況會被視為「存亡危機事態」?她回答:「若對台灣進行武力攻擊,以戰艦進行海上封鎖,伴隨其他手段,就可能構成武力行使。」

高市還表示:「如果『台灣有事』進入嚴峻局面,便必須假設最壞情況。」

「存亡危機事態」是日本2015年通過的安保法新增情況,指的是日本雖未遭直接攻擊,但美國等與日本密切相關的他國遭到武力攻擊,形成「威脅日本國家存亡、明顯從根本顛覆國民生命與權利的危險狀態」,構成日本自衛隊可行使受限的集體自衛權要件之一。

中國有何反應?日本如何回應?

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8日在社群媒體平台X轉發日本媒體對高市發言的報導,並在貼文中寫道:「那種擅自闖入的骯髒頭顱,就應該毫不猶豫斬掉。」

日本政府隨後向中國提出抗議。高市領導的自民黨也通過決議,指北京若未採取行動化解爭議,日方應考慮採取強硬行動,包括將薛劍列為「不受歡迎人物」(persona non grata)。

中國中央電視台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12日則表示,高市「很可能將必須」為其發言「付出代價」。

到了昨天,中國外交部強硬表態說,日方拒不撤回相關言論,「中方對此堅決反對、絕不容忍,日方必須立即糾正、收回惡劣言論,否則一切後果必須由日方承擔」。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並召見日本駐中國大使金杉憲治,對日方的「錯誤言論」提出「嚴正交涉」,並稱「任何人膽敢以任何形式干涉中國統一大業,中方必將予以迎頭痛擊」。

日本政府發言人、內閣官房長官木原稔今天回應說,日方對於台灣的立場「並未改變」,也持續呼籲台海「和平穩定」。

事件重要性

過往日本在任首相避免直接評論台灣防衛議題,而是選擇維持「戰略模糊」。但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接受法新社訪問時指出,如今高市言論「向中國發出1道非常強烈訊息:日本不再只是袖手旁觀」。

他說:「為了嚇阻中國及防止中國在台海周圍採取任何軍事行動,日本介入的可能性已經顯著升高。」

東京大學教授王義光(Yee Kuang Heng,譯音)則認為,高市的發言可能是她「個人傾向」表現出較強硬立場。

他對法新社表示,釋出更明確訊息雖可加強嚇阻效果,但也必須注意拿捏微妙平衡,也就是要讓對方難以預測。(編譯:張正芊)114111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中國外交官斬首言論延燒 自民黨籲拒出席大阪領事館活動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