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WHO歐洲區警告AI醫療應用日增 亟需加強防護措施

2025/11/19 15:21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哥本哈根19日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歐洲區今天發布報告警告,隨著人工智慧(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日益增加,各國必須強化法律與倫理防護措施,以保障病患與醫療人員的權益。

法新社報導,這份針對歐洲區53個成員國中50國的調查報告指出,目前僅4國、約占8%,已制定專門的國家級醫療AI策略,另有7國正在研擬相關政策。

WHO歐洲區醫療系統主任阿佐帕迪-慕斯凱特(Natasha Azzopardi-Muscat)在聲明中表示:「我們正站在十字路口。AI要不是被用來改善人民健康、減輕已疲於奔命的醫療人力負擔、降低醫療成本,就是可能破壞病患安全、危及隱私,並加劇照護不平等。」

報告顯示,歐洲區近2/3國家已經使用AI輔助診斷,尤其應用於影像判讀與偵測;約半數國家也導入AI聊天機器人,用於病患互動與支援。

WHO呼籲各國務必因應AI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包括「偏頗或低品質的輸出、過度依賴自動化、削弱臨床醫師技能、減少醫病互動,以及對弱勢族群造成不公平結果」等。

WHO歐洲區指出,法規進展難以追上科技腳步,且有高達86%的成員國認為「法律不確定性」是AI在醫療領域推展的主要障礙。

WHO歐洲區數據、人工智慧與數位健康顧問歐提茲(David Novillo Ortiz)指出:「若沒有明確的法律標準,臨床醫師可能不願依賴AI工具,而病患若發生問題也可能無明確途徑尋求救濟。」

WHO歐洲區強調,各國應明確界定責任歸屬、建立損害救濟機制,並確保AI系統在進入臨床使用前,必須通過安全性、公平性及實際效能的測試。(編譯:劉淑琴)114111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Google發表新一代AI模型Gemini 3 推理能力博士級能理解用戶意圖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