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稅談判 駐美官員:對手指鄭麗君嚴守利益風格難纏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27日專電)距離川普對等關稅8月1日大限只剩5天,台灣的稅率遲未出爐。駐美副代表楊懿珊日前表示,負責對美談判的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常被對手形容為「很難纏」,確保不犧牲台灣利益。代表處也透過各種管道,爭取有利條件。
楊懿珊25日接見大底特律台灣商會代表團及北美台商聯合總會會長白越珠,雙方交流台美經貿、文化外交與僑界發展等議題。
大底特律台灣商會理事蔣序龍今天對中央社表示,楊懿珊當時對商會代表指出,台灣在當前國際貿易體系中,面臨來自多方的挑戰,特別是關稅不確定性的壓力不僅讓台灣有感,許多國家也處於同樣處境。
楊懿珊並提到鄭麗君的談判風格,常被對手喻為「很難纏的談判對手」,正因如此,台灣關稅談判團隊始終堅守原則、不輕易讓步,確保不犧牲台灣整體利益。
她強調,雖然任務艱鉅,代表處仍透過官方、智庫及各項非正式管道,持續向美國決策層傳遞台灣的立場與訴求,全力爭取有利條件。
代表團成員來自不同領域,長年在僑界深耕。榮譽會長李維灝促成底特律都會機場與桃園國際機場締結姊妹機場;蔣序龍近日組織全美20個分會會長赴鴻海威斯康辛廠參訪,搭建台灣學人與在美台資企業間的產業媒合平台。
美國4月宣布對等關稅措施,其中對台灣課徵稅率為32%,鄭麗君與團隊正於華府進行第4輪的實體談判,盼能降低關稅。
自川普政府發動關稅戰以來,至今達成數個貿易協議或框架,當中包含與英國、日本、菲律賓以及今天與歐盟的協議。而美國政府的關稅寬限期將於8月1日到期,川普日前已宣布,對等關稅稅率將從15%起跳。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今天受訪時表示,8月1日的大限不會再延長,關稅將依原訂計畫於當天生效。
但他也說,即使在8月1日這個期限後,仍有可能繼續談判,也還是有機會達成協議。
台灣高度關注的晶片關稅部分,盧特尼克說,將在2週內公開232晶片產業調查結果。這項調查著眼「提高國內半導體生產能力的可行性」,以及是否「有必要」因國安考量實施關稅等額外貿易措施。(編輯:張芷瑄)1140728
美國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
- 目的:針對進口特定產品是否影響美國國家安全,進行調查與認定
- 調查機關:美國商務部產業與安全局
- 作法:若認定進口產品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威脅,總統具有對進口該產品採取調整措施的裁量權,可能採取的措施包括提高關稅、設定配額或採取其他非貿易措施(如研發補助等)
- 申請人:可由利害關係人、任何部會或機關首長提出申請;商務部長也可以基於職權主動展開調查
- 程序:商務部應於決定調查展開日起270天內,向總統提出報告說明認定結果及建議因應作法;總統收受報告90天內決定是否採取調整相關措施,並應於作出該決定30天內向國會提出書面理由;若決定採取措施,須於15天內執行,並向國會提出最終報告

- 2025/09/05 18:17
- 2025/07/29 11:35
- 2025/07/28 11:51
- 台美關稅談判 駐美官員:對手指鄭麗君嚴守利益風格難纏2025/07/28 07:44
- 2025/07/25 15:38
- 2025/07/25 13:2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