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臺法文化工作坊《繪本寶島》9月16日登場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16 11:41:06)童書繪本代表一個國家如何透過文字與繪畫藝術,訴說自己的故事,傳遞文化知識予下一代。在圖畫及影像內容取勝的科技世代,富含藝術性及敘事性的圖像無疑為讀者開闢一個閱讀紙本書籍的新路徑。文化部特別以《繪本寶島》作為「2025年臺法文化工作坊」主題,邀請法國專家學者來臺與我國相關領域工作者進行實務交流,活動於9月16日至17日分別在國立臺灣文學館臺灣文學糧倉及國立臺灣文學館本館舉行。
與會貴賓包含法國國家兒童文學中心教育推廣部負責人安妮斯‧貝貢齊(Agnès Bergonzi)、巴黎高等裝飾藝術學院圖像印刷系教授凱蒂‧庫柏力(Katy Couprie)、金剛獎協會負責人卡琳娜‧博耶爾(Karine Boyer)及葛雷納出版社(Éditions Glénat)版權經理奇亞拉‧里納迪(Chiara Rinaldi),以及我國資深繪本研究者徐素霞、光磊國際版權公司資深童書版權經紀人高郁茗、林鍾隆兒童文學推廣工作室執行長謝鴻文、插畫家林廉恩及鄭元欽等,探討國際童書繪本發展趨勢、閱讀推廣及插畫家養成等議題,並分組進行作品研析。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致詞時表示,今年臺法工作坊特別選擇「繪本」作為主題,除了期盼集結兒童繪本相關的專業人士、創作者、第一線工作者,探討國際兒童繪本的發展趨勢,也希望能協助文化部在繪本及圖文書創作新秀獎勵及其他各項培育計畫,不僅增加面向國內的重要性及普及性,更可以有效對應國際市場,並與國際有更密切地交流。尤其法國是世界文化的窗口,也希望透過法國的力量,把臺灣繪本內容引進全世界。
「希望孩子可以帶著更多的自信及素養,走向未來、面對新挑戰」,王時思說,繪本是一個傳述知識、歷史與文化重要的管道,而臺灣作為一個多元發展的國家,希望孩子們也能從繪本中,獲得多元、民主、自由、自信的素養,並且帶著這樣的能量,看向世界、回應世界,並且引導世界發展。
臺法文化工作坊前身為馬樂侯文化管理研討會,為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自1995年起與法國文化部、法國在台協會共同建立的臺法交流合作平台,後轉型為小型工作坊。盼借鏡法國成熟的兒童繪本市場經驗及第一線工作者的參與,共同探討國際兒童繪本發展趨勢,提升我國繪本創作力以回應國際市場需求,增進國際行銷的潛力,串連各界資源向下扎根,全面推廣兒童閱讀,並為有心投入繪本工作的藝術工作者提供學習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