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帝國:翱翔歐陸的雙頭鷹家族,統治中歐四百年的多民族混融帝國

發稿時間:2025/10/10
哈布斯堡帝國:翱翔歐陸的雙頭鷹家族,統治中歐四百年的多民族混融帝國
哈布斯堡帝國:翱翔歐陸的雙頭鷹家族,統治中歐四百年的多民族混融帝國
作者|彼得.賈德森(Pieter M. Judson)
譯者|黃中憲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25/10/04

哈布斯堡家族曾統治歐洲六百年,橫跨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西班牙帝國等龐大版圖,是歐洲史上最顯赫的王朝之一。本書聚焦十八世紀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探討哈布斯堡帝國如何在多民族、多文化的中歐建立起統一政體,並回應工業革命、啟蒙思潮與民族主義浪潮的挑戰。作者賈德森突破傳統視角,重新評價這個帝國:它不只是過時殘骸,而是曾為數千萬人帶來秩序、教育、交通與文化繁榮的重要政體。《哈布斯堡帝國》是一部翻案力作,揭示一個逝去帝國對今日歐洲仍持續發揮的深遠影響。

內容節錄

《哈布斯堡帝國:翱翔歐陸的雙頭鷹家族,統治中歐四百年的多民族混融帝國》

一八七○年代奧地利、匈牙利政治人物開始把意識形態鬥爭,說成不同文化間的鬥爭,但到了一八八○年代,許多政治人物赫然發覺強大的外部壓力,要他們標舉自己的民族主義文化背景以取信於人,把他們的自由主義的、保守主義的、民主主義的、社會主義的、天主教的或反對宗教干預俗世的、擁護聯邦制或擁護中央集權的信念,擺在其次。他們更常從文化價值觀的角度發言,更少從意識形態需要的角度發聲。事後來看,這轉變似乎快得教人瞠目結舌。

例如,在境內居民大多說斯洛維尼亞語的卡尼奧拉,身為作家和卡尼奧拉領邦博物館館長的國會議員德拉戈亭.德什曼(Dragotin Dežman),在卡尼奧拉長久獻身於推動斯洛維尼亞民族主義運動、推行斯洛維尼亞語,但在政治上,他在一八六○年代時支持德意志自由主義政黨。他對自由主義文化的價值觀,對他所謂的斯洛維尼亞人和德意志人之間「兄弟般的聯合」,深信不移。一八七三年,有如此想法者,不只德什曼一人。有個從盧布里雅納選出的國會議員以堅定語氣表示:「卡尼奧拉的居民絕大部分是Verfassungstreu。」這個使用於當時的詞語,意為「忠於憲法的」,被德意志自由主義政黨和他們的媒體用來形容自己的立場。同一年,從下史泰利亞的奇利鎮選出的德意志裔自由主義國會議員理查.佛雷格(Richard Forreger),在某次演說時,以「我很榮幸在一個境內居民也包含斯洛維尼亞人的地方選上議員」為開場。

但二十年後,佛雷格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生命,卻必須對抗質疑他支持德意志民族主義運動的民粹主義挑戰者。同樣地,一八七○年代數個自封為「青年斯洛維尼亞人」的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者選上國會時,受制於他們的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立場,未加入保守的霍亨瓦爾特俱樂部(Hohenwart Club),即天主教保守斯洛維尼亞民族主義國會議員的傳統大本營。但到了一八八○年代,這些身為自由主義者的斯洛維尼亞民族主義者,卻赫然發覺自己被孤立於政治荒野。此時已沒有任何政治空間可供自由主義團體,從文化性民族主義以外的角度來界定自己,也沒有達成政治妥協的餘地。政治繞著民族主義打轉,變得非常激進,於是,被認定為德意志人或斯洛維尼亞人的議員,不再能對這時被視為敵對民族者表示寬容。

一八八○年代政壇新人向現任政治人物發出有力挑戰時,就是以他們較激進的民族主義資歷為底氣。在波希米亞,有個較激進的民族主義政黨「青年捷克人」(Young Czech),一八九一年選舉時,一夜之間取代了「老捷克人」(Old Czech)在波希米亞議會、奧地利國會裡的議員席位,但十年後他們本身也受到農民黨(Agrarians)、激進「民族社會黨」(National Socialists)的挑戰。在加利西亞,擁護具領袖魅力的教士暨報紙發行人斯坦尼斯瓦夫.斯托亞沃夫斯基(Stanisław Stojałowski)的農民,在一八九○年代的加利西亞議會、奧地利國會改選時,開始對保守政黨「波蘭人俱樂部」(Polish Club)的傳統獨大地位發出頗有斬獲的挑戰。

同樣在一八九○年代,在加利西亞和布科維納,激進猶太民族主義者和猶太復國運動者,挑戰傳統上支持大黨「波蘭人俱樂部」的保守猶太政治領袖在當地的政治權威。在各地,數類新選民有權投票選出國會議員,使民粹主義者有機會把傳統現任議員說成是,只圖個人私利、可能腐敗、肯定未盡心追求本族利益的人。

民粹民族主義運動能夠打贏選戰,往往源於他們不惜向政治對手公開發出帶有反猶意味的指控。許多奧地利新選民認為猶太人獲解放、並融入社會一事威脅到社會和文化,應透過立法限制猶太人移入或參與經濟活動來化解威脅。對某些人來說,例如對激進德意志民族主義者格奧爾格.馮.舍納勒爾(Georg von Schönerer)和其追隨者來說,猶太人對德意志民族構成種族威脅。而對從下奧地利到加利西亞諸地的大部分其他人來說,猶太人遭指控掌控特定行業一事,也加劇了反猶民粹主義。對另外一些人,例如阿爾卑斯山區日益壯大的社會天主教(Social Catholic)運動團體來說,反對宗教干預俗世的自由派主張和威脅到傳統行業、傳統文化價值觀的不受約束的資本主義發展,危險也甚大,而猶太人的存在,正為這些危險提供了一個現成的表徵。

在匈牙利,自由主義在政界的勢力比在奧地利穩固,有權投票者占人口的比例仍舊較低許多,在這裡,反猶成為無選舉權者動員本地人反對精英統治集團支配國政的有力口號。例如在一八九五年,匈牙利上下議院裡占多數的自由派立法規定諸宗教彼此平等,使猶太教成為受認可的宗教,並規定此後結婚一律得採公證結婚。

匈牙利天主教徒隨即展開回應,動員許多沒有選舉權的天主教徒,加入目的在反對或推翻自由主義法令的本地組織。一八九三年,多瑙河邊有一萬五千人口的科馬羅姆鎮(Komárom),當地教士雅諾什.莫爾納爾(János Molnár)為一份要求匈牙利國會否決公證結婚的請願書,找到一千三百多人聯署。在科馬羅姆的一場天主教造勢大會上,上台講話者也抨擊猶太人是以高利貸取代封建制的反宗教現代作風的典型化身。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