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21年4月
離開歐盟的英國要何去何從?首相強生3月16日提出新的外交政策,指明英國的出路—拓展在亞洲的影響力。英國的積極作為還包括與日本、新加坡分別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全球中央2021年4月

重返榮耀之路 巴黎聖母院火劫兩週年

2021/4/1 09:1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在因鉛汙染及新冠疫情而兩度停工後,燒熔的舊鷹架耗時半年終於拆除完畢,得趕在今年擇定適合製作尖塔的百年橡木,才能在2024年風光再現。

文/曾婷瑄 (中央社駐巴黎記者)

2019年4月15日,一場惡火侵襲了巴黎聖母院,在眾目睽睽之下,絕大部分的木質閣樓屋頂遭到吞噬,隨後標誌性的哥德式尖塔更在全球人民的嘆息聲中應聲斷裂。

歷史可追溯至12世紀的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歷史人文的瑰寶,對法國人而言,這絕對是揪心的一夜。火災當下,總統、總理、部會首長都停下手邊的工作,全心對抗惡火。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當晚向全國人民說道:「過去我們建造、擴建、改善了這座大教堂。將來我們會一起重建它,因為它是法國命運的一部分。」

隔天,馬克宏隨即宣告要在五年內重建聖母院─也就是2024年巴黎奧運前夕,時任總理菲力普(Edouard Philippe)也宣布舉辦聖母院重建國際建築競圖。

要現代還是古典? 修復方案急轉彎

頓時間,國際知名建築師都躍躍欲試。幾個月後,各種聖母院的創新設計紛紛出爐,包括斯德哥爾摩建築事務所提出以公共游泳池取代尖塔和屋頂、比利時建築工作室的空中花園及法國地景建築師的露台步道等,在全球網友間掀起一波討論與投票熱度。

然而在古蹟與建築國家委員會主席李魯(Jean-Pierre Leleux)的倡議下,馬克宏政策大轉彎,在2020年7月宣布放棄建築競圖,並決定重新建造「一模一樣」的巴黎聖母院。

李魯在接受參議院平台訪問時表示,當初政府宣布要國際競圖時,他在內的古蹟愛好人士都感到憂心。他說:「我們不反對建築現代化,但這不適用於巴黎聖母院。」此外,時間也是考量因素,若要國際競圖,重建將會花去更多時間,無法達到五年內完成的要求。

解決鉛汙染又來疫情 工程兩度中斷

回顧過去兩年,巴黎聖母院的重建過程出現不少始料未及的挑戰,導致修復工程兩度中斷─第一次是350噸鉛構成的教堂尖塔和屋頂燃燒後殘存鉛微粒子造成的汙染;第二次則是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由於鉛可能對人體帶來傷害,因此不僅聖母院修復工作於2019年7至8月間暫停,連巴黎市政府都頒布一連串緊急措施,封閉工地進行去汙染工程,以及下令檢測周邊的學校和托兒所,確認鉛金屬微粒子殘量是否超標等。

也因此,在總統宣布依照原貌重建聖母院後,另一個爭議馬上浮現─能否保留鉛製屋頂。最後古蹟與建築委員會成員投票通過繼續使用鉛,「以尊重原始建材」。法國地景與美學保護協會榮譽主席、藝術史學者加蒂(Alexandre Gady)向委員會解釋,「巴黎聖母院當初的屋頂就是用鉛製作,若我們改變放在如此脆弱建築上的建材,恐會改變整個結構的平衡」。

修復工程總監喬治嵐則認為,所有巴黎的重要古蹟與全法國大教堂的屋頂都是鉛製的,而且「現在也有讓鉛製品不會危害健康的處理方式」。

鉛汙染危機後的六個月,疫情又打亂步調,修復工程自2020年3月中又再度停工,直到4月底才逐漸復工。獲准復工時,喬治嵐向媒體強調,會採取必要的措施,以確保人員遵守衛生規範與社交距離。

光拆鷹架就花半年 如履薄冰步步為營

此外,4萬片鷹架拆除的工程遠比想像中更加艱困。由於大火發生當時聖母院正在進行修繕工程,屋頂滿布鷹架,燒熔後的鷹架接近崩塌,拆除過程為了不進一步傷及已被火燒出大洞的建築與施工人員,必須格外小心,一片片拿除,以至於鷹架拆除行動竟耗時半年,直到2020年11月底才大功告成。

接著,教堂兩側搭起新的鷹架與長板,並運進五組每組1.5噸、特別訂製的木製穹頂下方加固支撐機制,以確保之後尖塔施工時屋頂承重無虞。

在這過程中,屋頂之外的修復工作也同時進行,包括一旁的祭堂、壁畫和彩繪玻璃等。壁畫修復師巴宏(Marie Parant)在受訪時說道,「這是很棒的事,所有工程都同時進行。我們和玻璃、雕刻及壁磚修復師一起工作。我們很喜歡這個工地的點,就是大家一起修復,如此一來,壁畫與石像、玻璃及雕刻就更能互相協調融合」。

2月初開始,另一項作業也馬不停蹄地展開,那就是尖塔骨架木料的篩選工作。森林專家有兩個月的時間,在100到200歲的橡木中,挑選出長度、粗細與質地合適的橡木,作為支撐歷史尖塔的重要骨架。砍伐工程預計今年進行,並於2023年完成尖塔製作,趕在2024年風光重現。

各方捐款如水湧 富豪節稅引爭議

巴黎聖母院的修復行動,被法國視為搶救人類文化遺產的浩大計畫,不僅有40多間公司參與,每天最少動用200名工匠、施工人員和工程師輪流爬上50公尺高的工地。無論是在政府反應的速度,以及各界齊心協力相助的程度上,巴黎聖母院的重建工程都可說是全球古蹟搶救的標誌性參照。

祝融意外當晚,馬克宏立即宣布將成立國家級單位以應對用來重建教堂的捐款,並委由四大古蹟文物相關基金會協助募捐。菲力普也於隔天召集內政、文化、財政等部會首長,研擬聖母院重建計畫,並在一週後提交《巴黎聖母院重建與保存特別法》草案,其中包括馬克宏承諾的全國募資單位、增加減稅額度、補助管理委員會、成立專責機構等,以最大幅度加速重建工程。

各方湧進的捐款數字也令人振奮。協助募資的古蹟基金會網站當晚就因太多訪客而不堪負荷,加上法國路易威登集團(LVMH)阿爾諾(Arnault)家族、萊雅集團(L’Oreal)貝登古(Bettencourt)家族、開雲集團(Kering)皮諾特(Francois-Henri Pinault)家族等大財團的大筆捐款,募集金額很快就超過8億歐元。同時也有企業捐贈物資,例如資產管理公司Groupama就捐贈了1,300棵百年橡木。

國際捐贈者也慷慨解囊。塞爾維亞以國家名義捐贈100萬歐元,為第一個官方捐款的國家;匈牙利塞格德市(Szeged)則捐贈了1萬歐元,以感謝1879年當地毀滅性洪水重建工作時巴黎給予的協助。美國、巴西等地都有機構提供大筆捐助。智利、加拿大等國則承諾提供所需的天然資源如銅、鋼、木材等。

然而湧進的募款也引發爭議。首先是財團大筆捐贈可獲得60%的稅款扣抵,被部分人士批評根本意在節稅。面對爭議,皮諾特和阿爾諾隨後都放棄捐款扣抵。

另外,法國審計法院2020年9月底公布巴黎聖母院保存與重建報告,提醒院方應該要把捐贈款項全部用在保存與重建相關的工程上,因為調查發現,院方把一部分的經費用於重建專責機構的人事、辦公室租賃與宣傳費用上。審計法院指出,人事費用一年高達500萬歐元,這是很不正常的。法院呼籲院方針對經費運用成立清楚的會計系統,提供資金運用明細。

剖析結構與重力 數位科技當後盾 

儘管惡火重傷歷史瑰寶,但事實無法改變,法國人選擇積極樂觀以對。法國評論家紛紛表示,這是一個審思歷史與現代關係的時刻,也是一個得以解剖並徹底分析古蹟結構、建材的珍貴機會。

《世界報》(Le Monde)更以「巴黎聖母院:復興之路」為題製作一系列專題報導,其中一篇提及數位科技在這次歷史重建中的關鍵角色。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九間實驗室、20多名的研究員共同蒐集演算各種聖母院因祝融之災而變動的結構、重力、建材等數據,並以3D數位動畫方式讓工程人員與修復師得以模擬。

他們希望能藉這次機會,挖掘過去無法取得的古蹟歷史資訊。更重要的是,他們決心要傾盡科技知識之全力,協助巴黎聖母院踏上榮耀復興之路,再次澤被守護它近700年的子民們。

*看單篇不過癮?中央社電子書城《全球中央》電子雜誌、紙本雜誌全面特價中。
*訂閱紙本雜誌《全球中央訂購單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無法忘懷的藍 暢游海洋之國帛琉
172.30.1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