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開鄉土味 中國電影脫胎換骨
中國大陸電影積極向國際市場進軍,近年更找好萊塢影星參與演出,而國際影壇也想打進中國大陸市場,在互相滿足需求的前提下,創造出一個有來有往的交流空間。
文/童一寧 (中央社編輯,曾就讀北京電影學院)
說到中國大陸電影,你會想到什麼?如果你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大紅燈籠高高掛》、《黃土地》等「上一代」的作品,那就真的是落伍了。近年中國大陸經濟快速發展,雄厚的財力成為電影產業成長的最佳後盾,兩岸三地幕前幕後人才的密集交流,更讓中國大陸電影產業,在近期內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面貌。
光就台灣觀眾可能有印象的幾部大陸電影,就可以一窺端倪:《畫皮》、《轉生術》、《滿城盡帶黃金甲》、《唐山大地震》,乃至於尚未拍攝完成的《一九四二》,幾乎每部都是砸下大錢的龐大製作。片中除了製作考究的布景、服裝,還有足以媲美好萊塢的電腦特效,製片公司更是不惜重金,找來當紅港台影星擔任主角。
人物、場景「金金」計較
《唐山大地震》中,重現了1975年10月驚天動地的一場大地震,觀眾宛如身歷其境;《轉生術》中更是把俊美的資深男星費翔,透過鬼斧神工的特殊化妝,改造成了猶如電影《哈利波特》中恐怖的佛地魔;《滿城盡帶黃金甲》中,男女主角周潤發、鞏俐、周杰倫甚至是宮女、武士身上製作精美的唐代宮廷戲服,還有華麗而氣勢磅礡的宮殿布景,可說每一吋底片都是用錢堆出來的。
近年更「流行」找好萊塢影星參與演出,如在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中,就能看見《蝙蝠俠》男星克利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的身影。透過這些電影中呈現出的細節,就足以看出,比起早期大陸電影題材多偏向鄉土、愛情、倫理,藉以迴避技術與資金上的匱乏,如今的大陸電影早已脫胎換骨;同時也能看出,中國大陸已向往日封閉的市場告別,積極向國際市場進軍,相對來說,國際影壇也想打進中國大陸市場,在互相滿足需求的前提下,彼此良性互動,創造出一個有來有往的交流空間。
愛情小品擊敗好萊塢片
另外,曾在大陸創下極佳票房成績的《非誠勿擾》系列電影,也是今日大陸電影的另一個面向。
這類大陸電影以現代男女、都會愛情為主軸,包括在網路上掀起一股「小清新」風潮,並且奇蹟式打敗好萊塢動作大片《鋼鐵人》的《失戀33天》,也是其中佼佼者。
《非誠勿擾》描述空姐梁笑笑與中年男子秦奮,因為一則徵婚啟事而發展出來的「不可能的愛情故事」;《失戀33天》則演活了外表光鮮亮麗的婚禮顧問黃小仙,遭到男友拋棄的悲慘寂寞心情。片中對白生動活潑,深刻真實到了「嘴賤」的地步,十足反映當代城市生活「小資」男女所面對的日常情境,不單引起大陸當地觀眾的共鳴,在台灣、香港都造成轟動。
這類型的大陸電影,雖然不需要大成本,但比起所謂的「大片」卻更具意義。因為這類都會愛情小品電影,需要極為深刻的城市文化作為基礎,才能拍得到位、搔到癢處。在這之前《非誠勿擾》系列的導演馮小剛,已經連續拍攝多年類似風格的電影,例如《甲方乙方》、《不見不散》等,也的確獲得極佳票房成績,但都僅限於大陸本地市場,直到《失戀33天》的成功,才終於表示中國大陸已經發展出全新的城市文化,在某種程度上算是擺脫過去難以甩開的「土味」。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全球中央》7月號;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