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病理科權威黃德修 用身體上最後一堂課

2016/9/22 13:59(9/22 14:2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22日電)86歲的北醫病理科教授黃德修肝癌過世,捐出遺體供病理解剖,為學生「上最後一堂課」;學生有「特權」在黃德修身上動刀,了解疾病發展過程,也都感念在心。

病理是專門探討疾病在個體發生的起因、發展及變化,以及整個過程對患者產生的各種影響。病理科醫師平常接觸的都是檢體和臨床醫師,當檢體處理後,觀察細胞、組織的變化,配合臨床表現及檢查發現,做出適當判斷,提供給臨床醫師診斷和治療的指引。

黃德修投入病理研究數十年,包含前台大病理學科暨研究所所長侯書文、前花蓮門諾醫院院長黃勝雄、前榮總醫院院長李良雄等,都是黃德修的門生。

黃德修2013年被診斷罹患肝癌,遍查文獻,除了開刀外沒有有效治療方法,他決定採取不積極治療,一次化療都沒做過,每天準時到辦公室跟同仁相處。

北醫病理學科主任陳志榮今天表示,今年5月26日,黃德修可能有感時日無多,直接進他辦公室交代身後將捐病理解剖。這是黃德修最大心願,要以身教幫助更多北醫的學子。

今年6月18日,黃德修離世,陳志榮帶領一群醫學生執行病理解剖。陳志榮要在老師身上劃下第一刀前,先準備一段追思的感言,也謝謝老師給學生們「特權」,能用老師的身體做最深刻的學習。

捐遺體做病理解剖和大體解剖並不一樣,過去民眾熟知的大體捐贈是幫助醫學生從上到下、從裡到外了解人體結構、組織;但大體捐贈後遺體會經防腐處理,約3、4年後啟用。

陳志榮說,病理解剖則是著重疾病方面的探討,如從黃德修身上,可看出肝癌在身上的發展;若解剖的是有治療的患者,則可以了解治療後疾病的演進、有什麼可以改善的地方。

北醫、萬芳醫院、雙和醫院中午透過遠端視訊方式舉行臨床病理討論會,深入探討「永遠的老師」黃德修罹患肝癌的致病機轉,希望能找出癌細胞在老師身上走過的痕跡,為日後肝癌防治找尋新的可能性。105092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