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歐盟外長波瑞爾下週訪中 去風險及電動車補貼議題受矚

2023/10/7 11:27(10/7 11:5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中)下週將訪中會見中國外長王毅。(路透社)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中)下週將訪中會見中國外長王毅。(路透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7日電)歐洲聯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下週將訪問中國與中國外長王毅會面,除去風險的議題,可能還涉及歐盟對中國政府補貼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展開調查的決定。

德國之聲6日報導,法新社援引一名歐盟官員表示,波瑞爾將於10月12日至14日訪問中國。他原定今年4月中旬訪中國,但因COVID-19確診而推遲,之後計劃7月訪中,但此行在最後一刻被中國政府取消。

據歐盟官員的消息,波瑞爾將與王毅討論雙邊關係及外交和安全政策問題。

報導指出,歐盟目前繼續與中國保持經貿關係,但同時也提出要減少對中國依賴的「去風險」態度。

10月3日,歐盟公布十大關鍵技術清單。其中半導體、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和生物技術被確定為4個對歐洲經濟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的關鍵技術領域。

歐盟執委會建議成員國與委員會一起在今年年底前初步對這4個領域進行集體風險評估。儘管歐盟沒有點名去風險化措施針對哪個國家,但普遍認為主要是為防範中國和俄羅斯。

此外,波瑞爾和中國官員的討論可能還將涉及歐盟近期宣布,對中國政府涉嫌補貼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展開調查的決定,這引發了歐盟與中國之間新的緊張。

依照歐盟規定,調查啟動後必須在13個月內完成,歐盟可在調查啟動後9個月內施加臨時性反補貼關稅。

中國商務部4日回應,對歐盟此舉表達強烈不滿,指歐盟以「公平貿易」為名,行保護自身產業之實,這是保護主義行為,將嚴重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對於中歐經貿關係產生負面影響。(編輯:唐佩君/曹宇帆)11210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中國汽車業喊話歐盟:產業鏈相依賴 合作前景廣
172.30.1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