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崑大空設系微學分課程辦理「歸企晒商展」 復刻懷舊飲食文化

發稿時間:2022/10/07 15:54:53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21007 15:54:53)崑山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大學社會責任計畫—南關線上的飲食文化學堂至109年起便深耕歸仁,透過影像與文字記錄該地區的文化發展歷程,111年更透過2門微學分課程「沿著溪流聚落旅行(一)、(二)」,以工作坊形式邀請在地居民一同尋找過往的人文歷史與飲食文化,並於今年4月20日辦理「歸企晒商展」成果展,讓外界更深入了解南關線的豐富的文化底蘊。

崑大南關線上的飲食文化學堂團隊持續探索歸仁地區記錄在地文化,隨著111年疫情趨緩,空設系更著手進行預先規劃的2門微學分課程,以媽廟里為基地,培養學生作為「種子教師」,與保西幼兒園、育光幼兒園、歸南國小等在地學童,及多位耆老長輩、藝術家、文史工作者「保大人文空間」與「種田少年」等不同生活在媽廟的族群,以工作坊形式挖掘逐漸式微的飲食文化。

空設系師生共同籌劃3場工作坊,包含「媽廟哩賀」、「種田趣」、「米食料理說農村故事」,每位大學生搭配一位耆老,藉由老照片、空拍圖、破冰遊戲等活動拉近彼此距離,起初聊天對不上頻率,到後來耆老竟願意讓學生走進自家廚房分享料理背後的故事,且多數大學生聽不懂臺語,媽廟耆老更有獨特的「歸仁口音」,雖鬧出不少笑話,但過程中也培養默契及信任。

微學分課程中,除第一週到第四週由專案經理莊佳勲帶領學生進入場域認識關係人,第五週的功課特別規劃為「作為大學生,在有限的條件下,你想為社區付出什麼?」後續便交由學生自行規劃課程,並在集思廣益與社區共同開會後,於今年4月舉辦「歸企晒商展-社區聯合成果展」。

成果展在媽祖誕辰前一天於當地媽廟朝天宮舉辦,空設系特別邀請到歸南國小舞龍隊來逗熱鬧,多數民眾回憶已經好幾十年沒看過晚上的藝陣活動,而村落中最原始的藝陣就是晚上團練,耆老們也紛紛端出最懷念的米食料理,讓學生在販售的過程中與社區居民分享料理背後的故事,懷舊回憶獲得居民不少共鳴,直呼:「沒錯,這就是那懷念的味道!」而由新媽廟社區發展協會主持的「榕樹下小講堂」,也邀請耆老作為小老師,與社區孩子們分享專屬媽廟的回憶,畫面十分溫馨。

專案經理莊佳勲表示,該飲食文化學堂團隊於109年7月初次拜訪保西地區,該地區自1920年起,實施街庄改正計畫,行政區併入了大歸仁,因「歸仁機場」與「特級農業區」的發展限制,至今已經失聲了一百年(1920-2020),而「媽廟里」作為北歸仁五里的中介觸動角色,亦扮演著北歸仁橫向聯繫協調的角度,其獨特的農業生產空間與飲食文化,誘發大學生深入瞭解的好奇心。

莊佳勲提到,為了探索當地人文歷史,空設系團隊由新媽廟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林進文先生等人牽線,認識在地10餘名耆老及文史工作者,並將聚落歷史文本、農業空間、軍事故事以文字記錄成冊。原定於110年將在地故事、文化、田間遊戲發展作為社區暑期陪讀班課綱,因疫情影響而取消規畫,後與歸仁區農會、紅瓦厝國小商討疫情下食農教育的替代方案,最終以「食當令.吃在地.親子共廚」系列影片,記錄下南關線飲食文化。

計畫主持人暨空設系主任張郁靂表示,繼110年用影像紀錄歸仁文化後,今年「歸企晒商展」雖作為微學分課程成果展,卻成功打開南關線對於社造全新想像,讓正在起飛的大歸仁,能夠兼顧北、中、南區域發展的平衡,空設系也於今年9月舉辦「歸心事件.美好食光市集」,集結歸仁21里的力量,向外展現南關線豐厚的文化與特色農產。

崑大空設系微學分課程舉辦「歸企晒商展」,學生於活動現場與在地居民合影
崑大空設系微學分課程舉辦「歸企晒商展」,學生於活動現場與在地居民合影

參與微學分的學生與社區進行歸企晒商展會議
參與微學分的學生與社區進行歸企晒商展會議

空設系學生於109年初次拜訪保西地區,與當地耆老訪談
空設系學生於109年初次拜訪保西地區,與當地耆老訪談

空設系微學分課程,學生舉辦「媽廟,哩賀」工作坊
空設系微學分課程,學生舉辦「媽廟,哩賀」工作坊

空設系學生隨當地耆老走進廚房,從料理認識農村故事
空設系學生隨當地耆老走進廚房,從料理認識農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