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常識不可靠?

發稿時間:2013/08/31
為什麼常識不可靠?
為什麼常識不可靠?
作者|鄧肯.華茲
譯者|鍾玉玨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3/08/01

  社會上多數人認定的答案就成了所謂的「常識」,這些「常識」有可能是理解上的「謬誤」?例如世界名畫「蒙娜麗莎」,我們認為在當時是因為畫技好而成為珍寶,但背後真正的原因是當時此畫被偷竊無數次,而成為搶手名畫,聲名大噪。臉書的成立是很有遠見的設計?還是天時地利人和的運氣?本書帶給讀者另一種角度的思考,減少謬誤的產生。

文章節錄

《為什麼常識不可靠?》

一點也不普通

  不容小覷的常識,有時彷若變幻莫測的怪胎,會隨著時間、文化而顯著改變。幾年前,一群奮進的經濟學家與人類學家攜手合作一項實驗,發現在名為最後通牒的遊戲中(ultimatum game),不同的文化,大家的玩法也截然不同。遊戲規則如下:首先,選出兩個人,把一百美元交給其中一人,請他把錢分給另外一個人,給多少隨便他,從○到一百都可以。對方可接受或拒絕,若對方接受,那麼錢就是他們的,兩人拿了錢開心離開。但若對方拒絕,兩人一毛錢也拿不到。由於只有一次機會,因而叫做「最後通牒」。

  這項實驗在工業化社會進行了數百次,結果發現,多數人採五五分帳,而分出去的錢若少於三十,通常會被對方拒絕。經濟學家對這結果感到詫異,因為這和他們既有的經濟邏輯(economic rationality)牴觸。根據邏輯,就算只能拿到一塊錢,對方也會覺得有錢總比沒錢好,因此只要拿得到錢,不管多少,對方都應該接受。正因為知道這個道理,理智的「分錢者」(proposers)理應會把分出去的錢壓到最低——也就是只給一塊錢。只要我們略動一下腦筋就會發現,為何分錢者最後沒有這麼做——因為我們人不可因為佔優勢就欺負或剝削對方,這樣失之公平。接受者若拿到少於三分之一的錢,會覺得自己被佔便宜,因此寧缺也不低就,藉此給吝嗇的分錢者一個教訓。分錢者預期會有這種結果,所以會預想多少錢對方才覺得公平,再據此給錢。

  對於上述精闢的發現,你的反應是經濟學家應該走出自己的象牙塔,多出去看看,其實跟你有同感的人還不少。照常識與常理推斷,人既看重公平也看重金錢——偶爾公平還凌駕在金錢之上。不過若將實驗如法炮製於五大洲、十五個尚未工業化的小型原始社會,結果發現,不同的社會對於公平有截然不同的定義。其中一個極端的例子出現在祕魯馬奇根加部落(Machiguenga tribe),扮演分錢者的人,通常只願分出四分之一的額度,而對方拒絕的比率幾乎是零。另一個極端的例子出現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奧與格瑙部落(Au and Gnau tribes),分錢者給出去的錢往往超過五十%,但這種「超慷慨」的額度卻不被對方接受,拒絕頻率之高,不輸覺得不公平而拒絕的比率。

  差異何以如此明顯?原來奧與格瑙部落有個行之多年的送禮與收禮傳統,收禮的一方,日後也必須回送對方等值的禮物。由於奧與格瑙部落沒有類似最後通牒的遊戲,自然而然會依樣畫葫蘆,把最後通牒遊戲套用於他們熟悉的社會交換行為(互換禮物)。因此,西方人視為免錢的意外之財,在奧與格瑙人看來,形同燙手山芋,等於是強加諸在他們身上的義務。反觀馬奇根加部落,只有近親家屬才會期待對方忠誠以對。在最後通牒遊戲中,因為對方是陌生人,所以馬奇根加人不期待對方公平以對,而接受的一方也不像西方人,因為對方給太少而心生埋怨。對他們而言,即便分到的錢少之又少,仍覺得是撿到了便宜。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