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輩子一定要當一次農夫

發稿時間:2013/11/16
這輩子一定要當一次農夫
這輩子一定要當一次農夫
作者|林黛羚
出版社|自由之丘
出版日期|2013/10/09

  直接跟農夫買、吃無毒有機蔬菜,對大部分人來說已漸成稀鬆平常之事,更甚者,棄業下鄉也對都市人產生莫大吸引力。作家林黛羚則提出讓更多都市人能夠輕易實踐綠色生活的選項:她在重新認識土地、與大自然和諧生活的理念下,選擇不必棄業、不用下鄉,但在距離住家五公里、車程十分鐘以內的地方,租用市民農園,開始嘗試自種蔬菜,並採不施農藥、不用肥料的自然農法。滿足餐桌上的安心食物之外,也讓耕作者體驗大自然的奧妙。

文章節錄

《這輩子一定要當一次農夫:不必棄業、不用下鄉,從菜園到餐桌的綠色療癒之旅》

謝天謝地:大地賜與人類的禮物

實現「半農」生活的前奏,懶人農法仍要花費心力

  過完夏天,「開心農園」就施作滿一年了,原本抱著嘗試農法與懶人種植實驗的心態來耕種,並且體驗勞動,或許還可以歌頌田園樂一番。但是半農半X的生活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若土地沒有自成系統、沒有穩固的基礎、沒有先花時間打底,要半農還是很難,即使真的半農,收成的作物還是會少得可憐,目前我的菜園就是這樣。

  開始了「開心農園」的耕種生活後,仍一直在摸索中,有些作物比想像中的還要脆弱,例如原本希望能夠讓四季豆在原地生長、結豆莢,待豆莢裂開後,豆子掉下、原地再長,但是我刻意不摘的四季豆莢,卻逐漸萎縮枯黃,結果還是只能寄望先前摘下、已經風乾的豆莢。

馬鈴薯種植初體驗,壓倒性的感動與震撼

  最難忘的是一次馬鈴薯的種植經驗。當時我的心情就像「待產房外的老公」,很緊張又催不得老婆趕快生下來。因為畢生從未種過馬鈴薯,能夠第一次種就發芽,真的很期待,詢問了種過馬鈴薯的朋友,聽說馬鈴薯會生出一大串來,朋友種在陽台花盆裡的馬鈴薯,大小頂多跟鴿蛋差不多,但也十分好吃。

  三個月之後(從十二月底到隔年三月底),馬鈴薯葉子就像過來人說的,逐漸枯萎凋零。約一週之後,葉子已經全數枯萎,趁著風和日麗的下午開始採集土壤裡的馬鈴薯。我不期待有大豐收,心裡想著,大概收個十顆,鴿蛋大小的就已經是如我所願了。由於乾稻草長期覆蓋的關係,土壤表面很鬆軟,我不需要用鏟子,靠手指就可輕輕撥開。

  撥開第一株的土壤,才沒幾下,指尖就探測到厚實的球體,一顆卵型的掌心大馬鈴薯探出頭來,它的表皮薄且細緻、呈現土鵝黃色的質感,我在同一時間不自覺的驚呼,因為它比我所預設的還要大好多!體積都超過掌心了!

  接著輪到下面幾株母株也很多產,整體產量比預想的量多四、五倍,而且體積也比同一區其他農友所種的還大,辛先生說,他去年種的馬鈴薯,最大顆的收成也就只有乒乓球大小而已,他不解為什麼我沒施肥卻可以這麼大顆?我也不相信,只是剛好實驗成功,把土堆高(裡面填充一些實木板材與樹枝)成及腰的菜畦,表面再覆蓋一層厚厚的乾稻草,馬鈴薯就長得這麼大了!

  相較於種子慢慢茁壯長大,這種「瞬間的發現」,更具壓倒性的感動與震撼感,雙手在邊挖土尋寶的同時還微微顫抖,有點像是復活節找彩蛋那樣,既刺激又驚喜!如此至樂,平常在菜園的許多不適都拋到九霄雲外了!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