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發稿時間:2013/12/28
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作者|李偉文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3/12/20

李偉文喜歡寫下在生活中聽到、看到的感動文字,拿來當作座右銘,努力朝它前進。他從多年收集的句子中挑選六十則,重新省思前輩們留下的生命智慧,並寫下感想,與讀者分享。書中的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將陪您重新審視內心,帶給您無比的前進力量。 

文章節錄

《給自己最好的禮物:李偉文最想與你分享的60句話》

夢想與現實

我們因有夢想而偉大。所有的偉人都是夢想家,

他們在春晨的柔霧裡,或是冬夜的爐火邊作夢。

—美國前總統 威爾遜Thomas Woodrow Wilson

  這一段話是美國前總統威爾遜所說的,其中「因夢想而偉大」一句,數十年來不斷被引用,也鼓勵了無數在困頓中的人們。

  有夢想的人,不會被當下身處的現實所侷限,能激發出自己的熱情與鬥志。因此,我們要鼓勵年輕人、鼓勵孩子,相信夢想,相信自己內在的力量,不管是不是可以達到世俗所謂成功的標準,但我們的生命將因為實踐的勇氣而活得精彩!

  在此之前,我們必須克服來自周遭世界的影響,因為在現在這個物質太過豐盛的時代裡,很難培養出過往單純時代的專注力。現代人的選擇太多,理想卻太少,堅持的力量也不夠。

  我們可以發現,活得熱情且充滿活力的人,他們所做的事,都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他們相信這個世界應該被改變,同時也願意相信社會是能被改變的,這種相信所產生的力量能幫助我們克服困境,讓我們覺得只要再往前走一點點,就可以把事情變得更好。

  除了政府部門之外,有許多民間的基金會,提供各種獎金幫年輕人圓夢,我曾經擔任過幾個不同單位的甄審委員,在與孩子們的問答中,的確也看到他們眼中的光芒。

  不過後來我比較關心的是,當一個人有了夢想,卻遭遇了挫折,他能不能堅持下去?當他們體驗到真實社會的現實與無情時,還能不能繼續保有純真的夢想而不至於變成憤怒青年?

  記得很多年前曾經看過一個故事,史英教授在推動人本教育的過程中,曾遭遇許多挫折、許多阻力。有一次森林小學的學生,看見史英似乎有點討好地向那些他們很不屑的、總是架勢十足的官僚鞠躬,感到無法理解,於是史英向學生解釋:「他們不是壞人,他們只是無知的人。他們也是成長經驗不佳的人,他們在幼年沒有接觸過愛與尊重的環境,因此,他們不自覺地把幼年的經驗拿來複製,就這個觀點來看,他們的威權心態,他們做的所有不講理的事情,都是值得同情的。」

  史英也曾經對即將進入普通國中的森林小學畢業生說:「如果你們真的有信心,真的有自主性,你們就不會痛恨一個人,會比較同情他,這種同情就是關懷,就是人本主義最重要的根基。」

  年輕人會在追尋真理的過程中,把不同意見的人都妖魔化嗎?在這言論愈來愈極端的時代裡,我有點擔心。

  雖然鼓勵一個人追求遠大的理想是一件好事,但假如他真的沒有什麼天賦才能,或者現實條件實在不可能達到任何偉大的成就時,我們能不能讓他知道,即便平凡,也可以活得有尊嚴、有價值?

  十多年前曾經看過一篇採訪林懷民老師的報導,他說:「我夢想做個台灣工廠的女作業員,她很年輕,只有二十六歲,住在一個租來的十坪大小的房子裡面,一個月的薪水只有二、三萬元,但是當她戴上耳機聽貝多芬時,她的內心無限寬廣。」

  這段話讓我非常感動,一直銘記在心。我們是不是能在物質名利的追求之外,提供孩子一個精神世界?當他們萬一在真實世界不斷失敗,還可以在音樂、閱讀或大自然裡找到自己安身立命之處。

  我也要提醒追夢的年輕人,夢想像孩子一樣,要養才會大,而且要好好養,才會長得好、長得壯,經得起風吹雨打。

  夢想雖然抽象,但是隨著年齡,我卻愈來愈覺得:夢想反而是生命中最實在的東西。若是把夢想養成信念,就有實踐的力量。只要朝著夢想前進,體力上就算再疲憊、再辛苦也無妨,它是充滿興奮和喜悅,更過癮、更充實、更精彩的人生旅途。

  有一首我很喜歡的小詩,我把它擺在案頭,隨時提醒自己,在此分享給大家:

  如果你不抬頭看天上的星星,

  你的夢就不會跟你走到天邊;

  如果你怕冒險,

  你就不會知道你的心如何跳舞;

  如果你不相信奇蹟,

  世界上的事,就多半與你無緣。

  傳奇不是大人物才能創造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寫下自己的傳奇,只要心中有夢想,依循這個夢想前進,就能為這個世界增添一些光彩。

  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只等你讓它發光。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