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建築女子

發稿時間:2018/12/28
東京建築女子
東京建築女子
作者|李昀蓁
出版社|山岳文化
出版日期|2018/12/05

  因為熱愛日本建築,台灣女生李昀蓁在取得建築師執照後,便移居東京生活。在本書中,她介紹眾多當代日本知名大師的作品,捨棄了艱澀的建築專業知識,讓大家用日常的視角來欣賞東京建築之美。下次到東京,不妨就安排一趟建築之旅,細細感受各式建築的特色與底蘊。

文章節錄

《東京建築女子:空間巡禮、藝術散策,30趟觸動人心的設計旅行》

「東京的海上公園」

  下過大雪的東京,從寒冷的冬天慢慢甦醒,天氣漸漸轉暖的這個週末,我決定到東京近郊的海上公園度過休日。東京葛西臨海公園靠近東京迪士尼的海岸,有著遼闊的腹地以及東京灣美景,更有知名日本建築師的建築作品。

  從車站一出來往海的方向,可以看到一棟清透的玻璃建築,那是由日本建築師谷口吉生所設計的「葛西臨海公園展望廣場」。谷口吉生打破以往展望廣場的大平台思維,設計了一個大的玻璃盒子,純粹的造型,加上單純的建築材料──鋼構、玻璃、混凝土,可以說是現代主義建築的代表樣式之一。玻璃盒子內裝著另外兩個白色的量體,隨著連結這兩個白色量體的長廊慢慢往上走,可感受不同高度的海景。盒子阻擋了海岸變化莫測的氣候,但透過清透的玻璃,依舊可以感受四周的美好風景,盒子外的遊客也能清楚地看見在裡頭的人們......這些樣子一起變成了海濱公園的風景,「看與被看」的這個關係,或許也是建築師想傳遞給大家的這個新時代的風景吧。

  葛西臨海公園展望廣場依然展現了谷口吉生的建築特色:量體虛實轉,大片玻璃及俐落分割。隨著指示走到最上層,三樓的黑色廊道裡展出葛西臨海公園的歷史影像,黑白對比與光影構成的畫面,令我相當驚豔。

  吃過午餐後,前往公園內亦由谷口吉生設計的「葛西臨海水族園」,入園後的軸線連著一座白色玻璃圓頂,同樣清透的玻璃與白色的圓柱映著藍色的天空與海,非常賞心悅目。進入圓頂後順著手扶梯往下,就進入葛西臨海公園的海洋世界裡。原來谷口先生將水族館入口置在建物最上方,除了乾淨的白色玻璃圓頂,頂樓的廣場沒有其他的建築量體;看著東京灣的海之後進入下層水族館,就好像進入真正的海底世界裡。在大水缸前看著魚兒來回遊動、水草隨著波浪漂浮搖曳、海底的氣泡不斷向上竄流......療癒了這一週的辛勞,不知不覺心情舒暢了起來。

  建築物流暢的動線與舒適的空間,引導人們觀賞繽紛的海底風景,以及一些從未見過的海底生物們。水族館的最後一區介紹東京海域生態,挑高的空間搭著空橋,走上階梯後則是在一般水族館所看不到的設備風景。水族館如何養育這些海底生物?如何維持生態?透過這樣的空間展示給遊客們,不但有趣也相當具有教育意義。

  其實葛西臨海公園也是東京重要的野鳥保護區,公園內的森林、海岸邊的干潟區有非常多樣的生物棲息著。為了離海更近一些,我走過汐風廣場、葛西渚橋,來到公園西邊的沙洲,沿著坡堤漫步,與停在海岸休憩的野鳥們一起吹著海風,看著淡藍色的東京灣。剛剛探訪的谷口吉生建築,還有被海隔著的東京都大樓們,也都染上了屬於葛西海岸的淡藍色風景。

D A T A

*葛西臨海公園展望廣場

東京都江戸川区臨海町6-2-1

*葛西臨海水族園

東京都江戸川区臨海町6-2-3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