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西遊

發稿時間:2019/05/10
人間西遊
人間西遊
作者|張怡微
出版社|大家出版
出版日期|2019/04/03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之祖,是東方魔幻神話的經典。它就如一面鏡子,令讀者反觀自身,也燭照世情。張怡微鍾愛《西遊記》,《西遊記》對她而言,是「溫柔有情、亦有生活能量的日常陪伴」,一路「隨著孫行者的成長而成長,隨著他的跋涉而跋涉」。她不只將《西遊記》當作一本成長小說,更將之視為一部悟道之書。取經人途中經歷的八十一道難關,其實就是他們的心魔,有的心魔是唐僧的,有的心魔是豬八戒的,有的心魔是孫悟空的。我們在取經人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心魔,也在《西遊記》裡讀到了自己的人生以及這個時代。每個人各有一條西天之路,每個人的人間行旅就是一部《西遊記》。

文章節錄

《人間西遊:《西遊記》裡的世道、人生與情難》

不老與長生

  童年孫悟空離開家鄉尋求的「不老長生」是道家的說法,它包括了兩件事:「不老」和「長生」。佛教講的是「輪迴」,這一世過完還有下一世,死亡不是盡頭。「長生」容易理解,但「不老」是什麼樣子的呢?

  《西遊記》「萬壽山大仙留故友,五莊觀行者竊人參」一段故事有許多值得留意的地方。如對鎮元子的外貌描寫其實就是道家不老童顏的形貌:「頭戴紫金冠,無憂鶴氅穿。履鞋登足下,絲帶束腰間。體如童子貌,面似美人顏。三鬚飄頷下,鴉翎疊鬢邊。相迎行者無兵器,止將玉麈手中撚。」(第二十五回)

長生、不老這兩件事,孫悟空很早就做到了。

  一方面他下冥府勾銷了生死簿,整個猴族不再受閻君管轄,這是「不死」。另一方面,因為道家「長生」之術,一部分靠的是吃。大鬧天宮時期,他偷吃了王母的蟠桃、太上老君的金丹,再加上後來取經路上鎮元子的人參果,這些吃了都可以長生。

  「萬壽山」以其名當然是指「長生」。」又見那山門左邊有一通碑,碑上有十個大字,乃是『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自離開花果山,孫悟空又到洞天福地而「看不見」。海上九老還對他說:「大聖當年若存正,不鬧天宮,比我們還自在哩。」然而當年孫悟空就是不滿「自在」,才第一次哭了。

  孫悟空吃了長生之物而不在意,有自在之福而不樂享,但這「人參果」對三藏卻很重要,也為之後的小說情節伏線。

  取經路上,鎮元子留了兩個人參果給故人三藏,仙童說:「孔子云:『道不同,不相為謀。』我等是太乙玄門,怎麼與那和尚做甚相識!」鎮元大仙答:「你那裡得知。那和尚乃金蟬子轉生,西方聖老如來佛第二個徒弟。五百年前,我與他在『蘭盆會』上相識。他曾親手傳茶,佛子敬我,故此是為故人也。」(第二十四回)

  人參果是怎樣的禮物呢?「那果子聞一聞,活三百六十歲;喫一個,活四萬七千年:叫做『萬壽草還丹』。我們的道,不及他多矣!他得之甚易,就可與天齊壽;我們還要養精、煉氣、存神,調和龍虎,捉坎填離,不知費多少工夫。」(第二十六回)

  福祿壽三仙的意思是,吃鎮元大仙的人參果是道家得長生的捷徑。鎮元大仙是地仙之祖,見過前世的三藏,所以去問個好,送個禮,但三藏不認得他,也不認得人參果,還以為是剛出生的小孩,不敢吃。這一場重逢惹來行者、八戒等偷吃人參果、推倒人參果樹的大禍。孫悟空想逃而不得解脫,鎮元子將取經人藏於袖中帶回去要他們下油鍋。行者不得不海上求方,直至觀音菩薩出手幫忙。

  因為最終救活了人參果樹,鎮元大仙很高興,還和孫悟空拜了兄弟。我們知道,孫悟空大部分交友都在大鬧天宮時期完成,在取經路上除了鎮元大仙,反而沒有交到什麼新朋友。

  書中寫道:

  自今會服人參果,盡是長生不老仙。此時菩薩與三老各喫了一個,唐僧始知是仙家寶貝,也喫了一個。悟空三人,亦各喫一個。鎮元子陪了一個。本觀仙眾分喫了一個。行者纔謝了菩薩回上普陀巖,送三星徑轉蓬萊島。鎮元子卻又安排蔬酒,與行者結為兄弟。這才是不打不成相識,兩家合了一家。

  「不打不成相識,兩家合了一家」俏皮說佛道之爭。那麼取經人吃了人參果的情節意義何在呢?

《西遊記》中第一次說到吃唐僧肉可以長生是第二十七回屍魔白骨精。屍魔說:「造化!造化!幾年家人都講東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蟬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體。有人喫他一塊肉,長壽長生,真個今日到了。」

  在此之前妖魔吃唐僧和吃人肉沒有差別。八戒和沙僧當妖怪時也曾吃人為生。唐僧「自服了草還丹,真似脫胎換骨,神爽體健」。第九十二回時孫悟空也說過:「我師父自有伽藍、揭諦、丁甲等神暗中護佑;卻也曾喫過草還丹,料不傷命。」草還丹就是人參果,吃了就不會死了,別人吃了他大概也不會死。這件事在妖界傳開了。正所謂:「有緣喫得草還丹,長壽苦捱妖怪難。」

  長壽不是件高興的事,自有苦處,也惹來險難。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