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漫遊錄

發稿時間:2020/04/17
臺灣漫遊錄
臺灣漫遊錄
作者|青山千鶴子、楊双子
出版社|春山出版
出版日期|2020/03/31

  楊双子虛構譯作《臺灣漫遊錄》面世。昭和十三年,青山千鶴子的半自傳小說《青春記》,改編為電影在臺灣上映,反應熱烈,受邀來臺巡迴座談。青山千鶴子出身富紳家族,因母親早逝送往長崎分家養育,旅居臺中時,由臺灣大家族庶出的女子王千鶴擔任通譯,兩人在全然不同的文化教養下長大,相遇於步入婚姻前的自由時光。在青山千鶴子沿著縱貫鐵道巡迴臺灣島演講時,王千鶴做為地陪,帶她由南至北各地風物,途經桃園、新竹、彰化,參觀過媽祖廟,入宿過臺南、臺北鐵道飯店,曾搭北投浴場線前往溫泉,沿途品嘗了點心,大菜則至於完整十二道宴席菜,在滿足味蕾時,交流了彼此的文化與思想,青山千鶴子才知道,原為公學校教師的王千鶴原來有著當翻譯家的願望。或許是身為女子的共鳴,青山千鶴子知道女性要擁有獨立的職涯極為不容易,何況王千鶴並沒有雄厚的背景與家人的支持,便心生助其一臂之力的念頭。然而,戰爭的嚴峻日漸逼來……兩人是否能如願走向自己希冀的命運?

文章節錄

《臺灣漫遊錄》

新版譯者代跋 楊双子

琥珀

  《臺灣漫遊錄》中文新譯版的問世,必須從二○一四年說起。我與孿生姊姊在該年年底短暫旅行北九州,偕行福岡、門司、熊本、湯布院等地,其中在門司港邊的舊三井俱樂部,我們參觀了內部的「林芙美子紀念資料室」。資料室展示林芙美子與諸多作家魚雁往返的信件真跡,諸如吉屋信子、川端康成等日本名作家都赫然在列。姊姊不諳日語,參觀時由我逐一簡易口譯,直到遇見落款「青山千鶴子」的明信片,我衝口而出:「有人寫了一本《臺灣漫遊錄》!」姊姊探頭來看也驚呼:「青山千鶴子是誰啊!為什麼沒聽說過!」幸好,枯燥的資料室只有我與姊姊兩人在場。

  明信片內容翻譯後是這樣的:「早前與您聊起戰前的臺灣旅行,實在是令人暢懷之事。近日新書《臺灣漫遊錄》出版,不久會寄達貴府。青山千鶴子。七月十一日。」解說牌則寫著:「昭和二十九年,七月十一日付。」

  那個當下,二○一四年十二月,我與姊姊為了書寫日本時代的歷史小說,正深陷考據文獻的修羅場,看見這樣的明信片,內心可謂又驚又喜。回國以後,持續進行文獻調查的我,也同樣留意「青山千鶴子」與「臺灣漫遊錄」的蛛絲馬跡,而後很意外地在網路上找到斷簡殘篇的中文譯本。令人深覺驚喜的是那個刊載中文譯本的網頁最末處,留下很短的注記:「部分書稿典藏於臺灣文學館。」

  根據這條線索,二○一五年二月我主動連繫臺灣文學館的典藏服務組特殊研究課。過程細節繁瑣,在此省略,總而言之我獲得某位行政專員的來電說明:「臺灣文學館館藏名單裡面沒有這筆資料,不過有位日籍研究員說她有完整的書稿,表明妳有興趣的話可以連絡她。」

  後來我連繫上的研究員,就是新日嵯峨子小姐。透過E-mail形式,我從新日小姐那裡取得了一九七○年日文版《我與千鶴的臺灣漫遊錄》,以及一九九○年中文版《一位日本女作家的臺灣漫遊錄》兩部書稿的電子掃描檔案。

  中文新譯版的工程,就此起始於二○一五年六月十九日。不過我的病軀不中用,每天聚精會神地伏案工作之後,就要花兩倍的時間躺在床上,進度牛步到這部長篇小說譯稿必須耗時四年才能完成。如果有期待本書的讀者諸君,這段時間多謝包涵了。

  即使拖著病軀,仍然致力完成這部作品,目的為何?

  青山千鶴子的小說(一九五四年),青山洋子的後記(一九七○年),王千鶴的初譯版與代跋(一九七七年),吳正美的編者代跋(一九九○年),到二○二○年的新譯版問世。我與四位前輩的目的為何?

  我認為從一九五四年到二○二○年,這本書自始至終,都是出於自身對生命軌跡的感觸,期盼完整補齊這段臺灣島嶼之上、歷史命運之下,無法言語道盡的真摯情誼。

  至於為什麼青山千鶴子不是集結當年的臺灣遊記,而是以小說形式重寫?再者,遊記/歷史是否更加「真實」?而小說/文學是否相對「虛構」?我無意以論文回答這個問題,姑且容許我抒情地這樣說吧:小說是一塊琥珀,凝結真實的往事與虛構的理想。它耐人尋味,美麗無匹。

  中文新譯版得以成書,要感謝許多人。提供珍貴書稿的新日嵯峨子小姐,譯稿過程從旁援助的瀟湘神與曲辰,以及永遠的小夥伴郭如梅。感謝春山出版社的莊瑞琳總編輯與吳芳碩副主編。

  特別需要感謝的是我的孿生姊姊.「双子」當中的若慈。本書譯稿雖然由我.「双子」當中的若暉執筆,實際上卻是我倆的共同作品。

  罷筆之際我心有所感:這本書,著實也可說是我們的一塊琥珀了。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