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韌性

發稿時間:2020/12/18
心理韌性
心理韌性
作者|陳品皓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20/11/27

  面對變化如此快速的世界,我們必須具備什麼樣的能力?面對未知的將來,有什麼才是可以應萬變的特質?臨床心理師陳品皓,彙整多年來的兒少諮商輔導經驗,歸納出強化心理素質的五大重點,搭配具體而豐富的溝通情境和案例,幫助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都更加柔軟而剛強,能夠不畏困難,勇於接受失敗,更能為自己好好療傷,再次面對挑戰。這是一本陪著您,也陪著孩子一起成長的書,跟著陳品皓溫暖幽默的文筆,長出一顆強韌的心。

文章節錄

《心理韌性:顛覆起跑點迷思,教出有耐挫力、熱情與目的感的孩子》

培養心理韌性—「相信」的力量

  在談相信的重要性之前,先分享一個小故事。

  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美國陸軍軍醫的畢闕醫師(Henry K. Beecher)跟隨部隊前往義大利,負責手術麻醉的任務。當時美軍在攻占南義大利的過程中,由於產生大量傷患且補給有限,手術麻醉劑很快就用完了,但手術仍需要進行。在缺乏麻醉劑的情況下,有些醫護人員只好為要接受手術的傷兵注射生理食鹽水,然後安撫對方,說他已經接受了麻醉劑。

  結果,這些傷兵的反應讓畢闕相當疑惑:不少相信自己接受麻醉的士兵,確實減緩了疼痛的反應,但他們只有注射生理食鹽水而已!畢闕對這現象很是好奇,想了解究竟是什麼東西代替了麻醉劑,讓人產生主觀的改善?

  經過嚴謹的研究後,畢闕在一九五五年把研究成果寫成論文發表,這是一篇劃時代的重要發現,研究標題就是<安慰劑的強力效果>(The Powerful Placebo)。安慰劑效應指的是,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卻因為「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Placebo」的拉丁文意思是「我將得安慰」,因此這種由於心理上相信而帶來實質效果的狀況,就是安慰劑效應。

  後來,安慰劑效應在許多醫學領域不斷被發現,麗莎.蘭金(Lissa Rankin)醫師在其著作中,也曾提過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一位擅長膝關節疼痛的外科醫師透過實驗的方式,為病患進行假手術,也就是讓病患接受麻醉,整個過程擬真到彷彿開了一場治療性手術,甚至有切口、縫合等過程,差別只在沒有真的對患處進行處理。然而,接受假手術的患者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表示疼痛有改善─這跟接受真手術患者改善的比例幾乎一樣,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從這些例子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件事,那就是信念(或相信)對一個人的影響著實強大,有時甚至可以超越生理狀態,帶來實質的影響。相信,是非常強大的精神力量。

  既然相信具有如此顯著的力量,那我們相信的內容,是不是就變得更重要了呢?當你真切相信一件正面的事,它可能會對你帶來好的影響;反過來說,當你同樣很執著的相信一件負面的事,像是「愚笨無藥可醫」、「能力是先天就決定好的」、「孩子就只會找我麻煩」、「孩子什麼事都做不好,存心偷懶」,這些念頭帶來的影響,也會相當的強大而深遠。

相信能帶來祝福與改變

  雖然我們知道相信的影響力,但是要真誠的相信一個人,實在是很困難的事;而要真誠相信常常讓我們生氣又失望的孩子,更是難上加難。

  大多數人不太會輕易相信,這是因為一旦給出相信,就意味著我們把自己內心最潔淨的一部分讓渡給對方,那是不容許汙點的聖地,同時也是脆弱而毫無防備的地方,信任一旦被破壞,將會留下難以平復的傷口。我們很難給出相信,因為始終害怕被傷害。特別是回過頭看著好逸惡勞、忘東忘西、敷衍逃避、說謊連篇的孩子,能不動怒就已經謝天謝地了,要相信孩子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另一方面,我們之所以不相信,往往是因為對孩子有太多的焦慮,所以吞噬了我們對孩子的相信。就以起床為例,不少家庭每天光是叫孩子起床,就耗掉了不少時間。我們被有限的時間逼迫,背負著趕不上的壓力,一緊張就用盡各種方法介入,想辦法讓孩子能準時起床出門。在這種倉促之間,我們愈是介入,就愈難相信孩子能夠自理。

  所以,焦慮跟相信其實是相互消長的兩面,當焦慮降低,相信的比例就會提高;相信的比例提高,自我應驗預言的效果才會漸漸浮現。

  試著問問自己:你是否相信,人有一部分天生良善的成分?你是否相信,人有追求自我成長的動機?你是否相信,人們渴望從別人的目光中,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你是否相信,人期待看到自己有值得被喜愛的一面?

  如果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這份相信就應該在孩子的身上萌芽。如果你相信孩子的用心終有意義,這就是祝福;要是你的相信中帶著標準,那就是束縛。

  把相信的信念,經由你傳遞給孩子,本身就是種祝福,因此不妨告訴孩子:「我相信,只要你用心,事情就會不一樣。」根據杜維克的說法,其實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都有可能從定型心態跨越到成長心態,前提就是我們必須覺察到自己的思維,並且將那些定型心態的句子,替換為成長心態的模式。

  你必須深刻的相信一件事:你與你的孩子,都有機會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