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州老師喜歡無事先規畫的自助旅行 感受價值觀衝擊
(中央社財經訊息服務20250918 10:21:09)

旅行方式很多種,得勝者文教數學科老師陳建州喜歡沒有事先規畫的自助旅行,他曾花2個月以騎腳踏車及搭火車方式從北歐玩到南歐,由於絕大多數日子都沒有提前訂住宿,還因此流落過街頭,但他卻享受這種探索未知的過程。他認為,旅行會對既有價值觀產生衝擊,進一步讓自己活成比較想要的樣子。
陳建州第一次出國旅行是25歲時跟團到中國昆明,但他對此行沒有特別的感覺或太大的記憶。之後,30多歲時他到英國讀書,曾利用2個月的暑假,靠騎腳踏車及搭火車一路從北歐玩到南歐,沿路上遇到很多新奇的事情,這也是他個人第一次自助旅行。
陳建州這趟旅行並未做太多事先規畫,而是人到就好,他主要住青年旅館,跟來自世界各國的旅行者交流,其他人會建議他應該去哪裡,隔天他就買車票搭火車前往。他覺得這樣的旅行是人生中的探險。
陳建州記得,當他住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的青年旅館時,所有人都建議他去斯洛維尼亞,隔天他就搭火車去。一走出首都盧比安納的火車站,大馬路兩旁的建築風格非常不同,左邊是暗色、灰色的色調,右邊則是充滿繽紛色彩,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陳建州說,他選擇在馬路右邊的餐廳吃飯,過程中響起輕快的音樂,然後所有人都站起來跳舞,當音樂停了,大家就坐下來繼續吃飯、聊天,非常有意思。不過由於那時適逢當地辦理音樂節,所有青年旅館均客滿,他沒地方可住,就和其他國家的旅行者在街頭睡了一個晚上。
隔天天快亮時,陳建州走到馬路左邊,那裡充滿搖滾人士,眾多搖滾樂團在前一晚辦理活動,這邊的人很愛音樂及唱歌,跟他們聊天時,他們也喜歡談哲學、玄學方面的議題,這讓他有了很特別的體驗。
陳建州喜歡吃美食,他去過20多個國家,認為日本及泰國都有很多好吃的食物。此外,他也喜歡逛古蹟及博物館,以跟自己以前讀過的歷史或看過的電影相比對,感受那個歷史連結。
陳建州曾看過一部《穿條紋衣的男孩》電影,這是用孩童的眼光來看二次世界大戰時集中營及猶太大屠殺的影片。他看了電影以後,有一次就真的去電影中描述的德國慕尼黑集中營參觀,體驗到其中毛骨悚然的感覺。
陳建州認為,在旅行過程中,看到新事物或接觸新觀念,會對自己既有價值觀造成衝擊。例如數學家高斯做出正17邊形,還希望過世後的墓碑能刻上此圖形,不過他曾到德國哥廷根的高斯墳墓所在地探個究竟,發現並沒有正17邊形。
陳建州進一步指出,高斯的墳墓是在一處公園裡面,這裡同時還有其他人的墳墓,但當地人卻可以在那裡野餐、跑步,他們生活就跟死亡在一起,與台灣人對於墳墓避之唯恐不及很不一樣。
從這件事可以看到,在世界其他地方,有些人的生活跟墳墓這麼緊密連結,而且他們還活得好好的,陳建州對死亡的看法也因此被解構。他認為,旅行過程中,原本的價值觀常會受到衝擊,可以多看看,然後選擇出自己喜歡的人生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