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刀老師愛登山 讓資優生知自己不足
(中央社財經訊息服務20250918 10:26:24)

得勝者文教化學科老師江青釗(外號「金刀」)愛好登山,玉山去了4次、雪山去了6次,他從中體會到,事先要將體能練好,爬山時才不會拖累別人。同時,過去他在高中任教時,帶領不同屆學生去爬山至少15次,同學從互相幫助中看到彼此的優點,這對他們是很重要的成長歷程。
江青釗原本非常喜歡打籃球,但他27、28歲時在某所國中任教,一次跟學生打籃球過程中,自恃年輕、彈性好而進行挑籃,沒想到一個又高又壯的學生跑很快地撞上他,造成他的腳整個打在鐵欄杆上,當下就斷了,後來送醫院經過5、6小時才完成手術,從此他就不打籃球了。
江青釗在經過1、2年創傷重建後雖然可以走路了,但身型卻變得非常胖,他認為自己必須要運動,因此選擇可以慢慢走路的登山活動,經過一段時間終於瘦下來。
到現在,江青釗登山超過100次,其中百岳爬了20多座,漂亮的山他則會去很多次,像玉山他去了4次、雪山去了6次。他最喜歡的是雪山,站在稜線上的視野非常開闊,同時可以看到很多縣市,那種美讓他感動又震撼。
江青釗認為,在爬山之前,將自己體能練好很重要,出發前1個月,他每天都會走或跑10公里,因為身體是誠實的,有了好的體能,登山時才不會成為別人的負擔。此外,登山過程中,若有隊友因故無法繼續前進,他們就會停下來,不會硬逞強一定要登頂,因為安全最重要,而且「山一直都在」,這次錯過了,下個月或20年後再來爬也都可以。
江青釗去年7月從師大附中退休、8月到得勝者文教任職。在師大附中期間,他長期擔任數理資優班或科學班的導師,這些班級的學生常是學科能力很強的「怪咖」,但有時又目中無人,他帶這些學生去登山,學生在很累、無助的情況下,就能體會到自己也有不足的地方,然後藉由互相幫助,也可看到其他人的優點。
江青釗說,每次帶學生爬山時,他都會召開行前說明會向家長說明已有充分準備,包括所登的山難度不會太高、每個人都有保險、有隨隊護理人員、所用車輛符合安全規定及隨時在臉書PO出登山狀況等,委託的旅行社也要在登山口附近準備廂型車或小車,一有學生出狀況時可立即處理。
但即使這樣,意外還是會發生。江青釗回憶,6、7年前他帶學生登合歡山,晚上住在台大梅峰農場,半夜兩點時,一位學生不斷流鼻血,整個浴室地面都是血,「那個鼻血流到我看了都害怕」,幸好他們有充分準備,在緊急叫來救護人員處理後,學生才止血。
後來學生去醫院檢查,說是鼻膜比一般人薄很多,天氣變化大時,就會大量流鼻血。而這種疾病,家長及學生本人之前都不知道,這次的經歷對此學生反而不是壞事,讓他以後在國內外登山時會更提高警覺。
江青釗說,登山過程是痛苦的,但想到終點有漂亮的美景時,就會努力撐下去,一旦達到目標時就很開心。這就像一個人很努力去做一件事,最終會有「苦盡甘來」的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