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讓理性放一天假 走訪池上尋回那原有的感動

文化線記者大概是「另類」的一群,我們多了一份溫柔,因為藝文活動的本質不是衝突,而是感動。
2020/11/20
文、攝影:王心妤

好的記者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提問的勇氣,因為記者是讀者獲取資訊的重要管道,就算有些問題太尖銳,但基於工作需要,也只能當起讀者口中的惡人。

文化線記者大概是「另類」的一群,不同於政治線與當權者的口筆攻防,我們大概多了一份溫柔,因為藝文或影劇活動的本質不是衝突,而是感動。

池上藝術節:遠山與藍天映襯著白色舞台,令人難忘。

「一生一定要去一次喔!」同事姊姊上個月大力推薦台東池上藝術節,最後還補一句「在稻浪裡打稿的經驗太特別!」我邊查找往年的報導,頭頂不免冒出問號。

雖然資歷尚淺,比不上許多前輩,不過影劇線的例行活動也經歷幾次。第一年參加最重要的三金(金鐘、金曲、金馬),典禮前心情既期待又緊張,連採訪要穿什麼衣服都前一天想好。

到了現在,入圍名單公布當天也許會有「哇!原來是提他」的激動,但激動隨即為理性淹沒,取而代之的是腦袋飛速運轉:「那接下來去約這個專訪,這個應該比較重要或比較有哏可寫。」

讓理性放一天假吧!

前往台東當天,一大早就到台北車站集合,同業們陸續出現,每個人臉上是期待,不是早起工作的倦怠。漫長的4個半小時火車到了池上藝術節會場,就算氣溫低到讓只帶一件薄外套的我冷到抖不停,看到那片金黃色稻田,藏不住的驚嘆化成「哇~」的一聲,更美的是那立於田間的舞台。沒有任何布置,只有深綠色山脈與多雲的天空映襯,就這樣,沒了!但那樣極簡的舞台卻比任何演唱會的設計都還令人難忘。

池上學生志工用各種另類方式歡迎觀眾。

打頭陣的是桑布伊,我其實聽不懂原住民語,但桑布伊的歌聲超越語言隔閡,直撞心中。盧廣仲則是走俏皮風,讓現場觀眾的表情變得更加飛揚。最後輪到張震嶽上台時,雨下得更大,配上台灣東部特有的冬天特產-東北季風,真的冷到牙齒好酸。

來自花蓮的張震嶽似乎感受不到寒意,就像真的在家裡後院唱歌一樣,穿著短褲短袖,斜背的包包裡還裝著一張悠遊卡,享受這樣的舞台,還有老天爺加碼的特效雨景,比起燈光絢爛或是造價千萬的舞台,每個表演者似乎都更輕鬆自在。

主持人曾寶儀迎賓時笑笑說:「希望大家能夠提早入場,因為這片風景也是我們的表演橋段之一。」比起之前採訪留心演唱會橋段何處埋哏,這次則希望在有限字數內傳遞那屬於現場的感動。那個時刻,我重新想起在完成第一次專訪之後,心中左思右想儘是那滿滿的感動要如何才能完整傳達。

採訪藝人,該問的問題還是只能硬著頭皮問,理性提問加上正確撰寫,這是左腦的運作。不過見到歌手在小巨蛋上載歌載舞;見到導演把想說的話轉化為影像搬上銀幕;見到演員利用幕與幕的轉換訴說人生悲歡,也許應該暫時放下左腦,多用些右腦,將感動以記者能做到的方式傳遞給更多人。

172.30.1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