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蔡昇達:在山裡學會觀察、等待再行動

生活在山林,從導覽、策展、寫作,所有的創作也全都圍繞著山
2020/11/21
文:鄭景雯/攝影:裴禛

森林裡傳來樹枝「喀嚓」的聲音,話說到一半的蔡昇達瞬時不語,壓低了身子,放慢腳步,緩緩走向山的那一邊,原本溫和的眼神瞬時變得銳利,像隻獵豹一樣,隨時準備跑進山林。他耳聽八方,用一雙精明的眼、敏銳的鼻,巡視聲音來源。

以為是山羌再度來訪,最終住在山裡的土狗還是抵擋不了攻防,「咻咻咻」地趁大夥視線轉移時,飛快逃離蔡昇達看守的梯田山。

「我們這邊的生態、動植物很多,山羌、獼猴、飛鼠、莫氏樹蛙、蛇都會出沒,有時還能看到老鷹,代表這裡的生態鏈完整。從我來山上後,梯田山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鏈,即使是在山上,也很少有蚊子。」蔡昇達露出一排潔白的牙齒笑著說。

愛上後山的台中人

蔡昇達在介紹梯田山時,瞬間聽到「喀嚓」的聲音,立刻轉換成獵人模式,巡視是哪隻動物來訪。

這個被大夥稱為「阿達」的蔡昇達,有著黝黑的皮膚,深邃的五官輪廓,長年住在後山,經常被誤認為是原住民,但他卻是道道地地的台中人,打從他自西岸到東岸的東華大學唸書後,就和花蓮這塊土地密不可分。

最初阿達在同學馬詠恩的帶領下,走進詠恩的老家馬遠部落,學習布農族文化,被原住民敬天惜地的精神感動。2012年他跟夥伴們創辦「歐北來」進行「冷門景點復甦計畫」,以「島嶼拼圖」深度旅行的概念,讓國內外旅人不只是走進部落,也身體力行學習部落文化,體悟土地與人之間的關係。

接續他又參與卑南族歌手桑布伊的專輯製作、策展《我和台東結婚了》講述不同階段移居到台東的女性生活紀實,並且定期為雜誌採訪寫作。每隔半年到一年,蔡昇達都有他對花東這塊土地的新發現,就連四年前接手壽豐鄉的「梯田山」民宿,他除了經營好三棟民宿建築體外,連帶民宿周遭的三甲大山林,他也順勢一起照顧。

四年前蔡昇達接手經營「梯田山民宿」。
四年前蔡昇達接手經營「梯田山民宿」,除了照顧好建築主體,連帶民宿周遭的山林也一起照顧。

澳門初識蔡昇達 花蓮梯田山的重聚

初次認識蔡昇達,是在2016年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在澳門舉辦的「台灣週」活動,那年他和馬詠恩、剪紙藝術家楊士毅、音樂家吳欣澤等,受邀到澳門以「為島嶼說故事」為題,與澳門人分享台灣青年價值觀。

活動結束那晚,我們一行人齊聚在澳門茶餐廳,熱情的布農族青年馬詠恩拿起吉他,蔡昇達要他起個音,一群從台灣來的青年,唱起香港知名樂團Beyond的〈海闊天空〉。

2016年初,香港銅鑼灣書店因出售中國政治禁書,書店股東及店長相繼被失蹤,港澳社會逐漸瀰漫不安的氣息。我們一群台灣人在澳門的茶餐廳裡唱著「佔中」主題曲,有人拉長了脖子聆聽,也有人要服務生轉告聲音太吵,不要再唱。蔡昇達不以為意,要馬詠恩音樂繼續下。

蔡昇達(右1)在馬詠恩(右2)的帶領下走進布農族部落,被部落長老惜地的精神感動,蔡昇達也把部落把酒言歡的氛圍帶到梯田山上。(照片:蔡昇達提供)

或許是被馬詠恩慵懶又有磁性渾圓的嗓音感染,那個瞬間,會以為置身在台灣的某個原住民部落,一群好友圍在一起把酒言歡,談論的話題沒有嚴肅,單純地分享生活,純然地自由自在。

四年後跟蔡昇達相約在他經營的梯田山,身旁的他多了妻子和7個月大的女兒,以及褪去孩子氣臉龐後的沈穩感,一家三口在這與行經的旅人,分享山林帶給他們的智慧。

蔡昇達(左)一家三口在梯田山上,向行經的旅人分享山林帶給他們的感動。

獵人的工作不只有打獵 還要照顧獵場生態

「有沒有看到阿美族的聖山吉拉雅山?」蔡昇達指著遠方海岸山脈的後方,「它被霧氣蓋得矇矇的,今天去海邊,浪肯定很大。」多年來在山裡生活,他用經驗告訴我們如何靠水氣辨別海邊的狀態,下一秒他又摘下台灣土肉桂葉搓揉,要我們嚐嚐味道,「這可以拿來煮湯、熱紅酒、泡茶。」民宿方圓五、六公尺以內,隨手就能採集到可下肚的野菜、果實。

蔡昇達指著遠方的吉拉雅山(從前方第一座山算到第四座),用經驗就能判斷當天到海邊,風浪肯定很大、無法下水游泳。
台灣土肉桂。

「獵人的工作不是只有打獵,而是要照顧獵場生態。」蔡昇達以部落長老照顧獵場的概念在管理山,在他接手梯田山之前,附近全都是檳榔園,造成環境破壞,他接手後說服附近的地主,減少種植檳榔,並且定期除草、開路,冒了新芽的嫩草自然而然會吸引動物前來覓食,生態自然活絡起來。

把整座山整理好,恢復自然生態後,臺灣特有種莫氏樹蛙自然而然就現身。

為了讓來訪的人都能感受到在山裡生活的模樣,蔡昇達和老婆林貞余成立「森深試務所」,用山林裡現採的花草果實,添加在日常實用的油、酒、蛋糕等食物裡,「我有很多想法跟理念,但我不想要只用講的,我直接實踐在生活裡,讓大家看得見、摸得到、聞得到,甚至吃的到,讓人有感覺、跟它產生連結跟關係後,才能夠實際的為這片山林付出行動。」

蔡昇達以部落長老照顧獵場的概念在管理山,定期除草,才能吸引動物,形成生態鏈。

山教我們的事:等待、觀察再行動

多年來蔡昇達辦展、帶團深入旅遊、寫文章、開民宿,斜槓多項職務,全都是汲取自部落帶給他的養分,從部落長老身上學到生命真理與智慧,再運用擅長的文字、說故事等方法,把在山裡所見所聞分享給各界,「跟山相處久了,它教會我兩件事,要先懂得等待、觀察,再去行動。」

蔡昇達說,跟山相處久了,學會等待、觀察,再去行動。

他以眼前這片小花蔓澤蘭為例,「一年四季都會生長,但要等到冬天時才能清理,」原因是小花蔓澤蘭繁殖力強,清理的過程假若開花,花粉會飛得到處都是,「這樣會滿山都是小花蔓澤蘭,」只能等到花都謝時再清理,花粉才不會散開。

這些知識從何而來?阿達笑說,「這都是一種等待和觀察當中學習來,所有的事情都一樣,這些觀念同樣可以運用到當代的生活裡。」包括他在談合作案時,同樣也是先觀察對方的目的是否友善?「一定有好跟不好的,我先多跟對方花時間相處、聊聊,了解對方的個性,」等確認可在對方案子中扮演的角色位置後,再下最後的判斷和決定,「山林教給我的東西,不是只有在山裡面可以運用,它蘊涵了太多的人生的哲學。」

認識阿達的朋友都知道,過去他最大的缺點就是個性過於急且求快,「但進到山裡生活才發現,要先學會去感受、接受自然裡面的隨機。山沒有標準答案,就像每一天、每一年都不會重複,不可能今年怎麼做,明年就照著做。」

就像現在他經營民宿一樣,即便「梯田山」被Airbnb票選2019年全球最美房源之一,今年疫情期間,民宿仍一間難求,平日到假日幾乎都客滿,但他也沒因此而改變經營方向,反而把目標設得更長遠,蓋了一間森林廚房,不定期舉辦餐會、Live演出、瑜伽課程、野地採集課程,「希望來的旅客可以感受山帶給我的東西。」

蔡昇達希望透過民宿,把山傳遞給他的感動,帶給來訪的客人。(照片:蔡昇達提供。)

跟著布農族人整修關門古道 找回文化的根

今年4月,馬詠恩領頭發起重修關門古道,帶著布農族丹社群的族人們,用雙手、雙腳找回他們的「家」,蔡昇達也參與其中。關門古道被台灣古道調查二十多年的研究專家鄭安睎喻為「台灣最後秘境」,古道沒被規劃進任何生態保護區,也沒被指定為文化資產,但這群部落青年靠著老一輩的口述,再加上身體力行,率先走進秘境闢路,希望能找回布農族的根。

他們期望未來能打造一條結合生態與環境永續的登山路線,讓登山客直接走進原住民古老的文化生活之中,蔡昇達說,「文化是不斷變動的有機體,文化之所以會消失,代表使用的程度變低,並不是不好,而是有東西取代它。」

今年四月,馬詠恩領頭發起重修關門古道,蔡昇達跟著帶著布農族丹社群的族人們,用雙手、雙腳找回他們的「家」。(照片:蔡昇達提供。)

他認為,「所有東西放進博物館都是死的,因為不再被人使用。」現有的文化保存概念多半只保留了文化的「物件」,卻忽略文化之所以能流傳,最重要在於使用,「無形文化資產是孕育有形文化資產的根,保留各種生活樣態的人,自然而然就能保存文化。」

雖然蔡昇達從小並非在部落長大,但這十多年來,他身體力行走進部落學習,把自己當成「文化轉譯者」,融入原住民生活,用部落的方式生活著,再用他的方式,將部落、山林裡的智慧,傳遞給來自山下的人。

(本文主圖由蔡昇達提供)

172.30.14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