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你來自哪裡? 從人開始重建韓國眼中的台灣

比起十年前的初訪韓國,十年後的現在,當我回答來自台灣後,對方的反應逐漸多了許多人情味。
2021/5/19
文:廖禹揚/攝影:張皓安/圖片提供:佳映娛樂

「你從哪裡來?」無論是十年前初訪韓國,還是十年後的現在,被聽到與朋友以中文交談時,總是有好奇的當地店員、路人這樣詢問,而在我回答來自台灣後,對方的反應在這十年間,逐漸多了許多人情味。

從前常聽到許多人說,很多韓國人把台灣(Taiwan)與泰國(Thailand)搞混,當時我總是笑笑聽過,認為可能只是因為韓文發音太接近而導致的誤會,畢竟台灣與韓國距離並不算遠,再怎麼不熟,至少看地圖的時候也會順便看到吧!

直到初訪韓國,在旅程中實際與韓國人接觸、談天,才發現真的有許多人不知道台灣在哪裡,或是對台灣的認識僅止於周杰倫的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但卻不知道周杰倫其實是歌手)。

「不能說的秘密」是周杰倫(左)首部導演的電影,2007年上映,但過去韓國有許多人對台灣的認識僅止於此。(攝影:張皓安)

十年間來往台韓之間無數次,這塊土地於我愈加熟悉的同時,也發現「台灣」這個名詞在韓國人心中的樣貌也逐漸立體了起來。

其中,韓國綜藝節目「花漾爺爺」功不可沒,2013年來台取景的這檔背包旅行節目,快速打開台灣在韓國年輕人間的知名度,訪台韓國旅客人數持續成長,曾到台灣一遊,甚至多次來台旅遊、唸書學中文的韓國人,對於台灣的認識不再僅限於101、九份、鳳梨酥及珍珠奶茶。

派駐韓國後感觸尤深,短短幾個月間,有不少被問及來自哪裡的場合,只是現在得到的回應,不再只是簡單的「喔...台灣啊」,而多了更多與人、與地的連結。「我以前在師大學過中文」、「我也有大學同學是台灣人」、「幾年前我曾到台灣參與某項工程」,對於注重人緣、地緣關係的韓國人而言,「台灣」瞬間成了拉近彼此關係的媒介。

更有甚者,還能主動就台灣政經情勢、兩岸關係侃侃而談,而這些不再對台灣感到陌生的韓國人,總是會對我說:「好想再去台灣呀。」

這樣的變化不僅身為台灣人的我,韓國人自己或許也有所感受。一次餐敘席間,與韓國當地資深記者前輩談及台韓就各方面合作的可能性,他直言:「官方不容易啊,但民間合作倒是有機會。」

台韓在1992年韓中建交同時斷絕外交關係,大使館人員撤離、飛機斷航,直至2005年才又復航,只是曾經的兄弟之邦情誼已逝,不可諱言,韓方在經濟、外交與朝鮮半島情勢等「實際」考量下,選擇與中國保持友好關係的影響甚深。

也因此,韓美2016年宣布部署「薩德」(THAAD,終端高空防禦系統),韓中關係陷入緊張局面,被部分專家視為台韓關係回溫的絕佳時機。幾年過去,雖然在限韓令影響下的中國,仍是韓國難以放棄的重要經濟夥伴,與台灣官方互動總是有許多「不能說的秘密」,不妨換個角度,從人民間的好感基礎與文化交流著手,或許真能成為雙方關係進一步升溫的突破口。

主題照:台韓或許官方合作不易,但在民間卻是充滿機會。台日韓共同出資的「醬狗」,內容描述韓華混血兒的成長困境,演員群包含賀業文(左)與金叡恩(右)。(圖片提供:佳映娛樂)
172.30.142.72